卷四 蠱毒解

《唐朝的黑夜1》裏說過“蠱”的厲害,其中有一種是“飛蠱”,它飛行時有聲音,如小鳥鳴叫,卻看不見形狀。

唐朝時,飼養毒蠱的多為江南地區。比如,浙江諸暨縣縣尉包君之妻,總接受當地一個土豪的美食,沒想到被放了蠱毒。按記載,此土豪用蠱害了不少人。中了蠱毒後會腹痛難忍,像被什麽吞噬心臟,一兩年後即會死亡。按傳統說法,中毒後,只有飼養蠱的人才可解救。不過在晚唐五代的筆記中也有新的說法。

京城及諸州郡阛阓中,有醫人能出蠱毒者,目前之驗甚多。人皆惑之,以為一時幻術,膏肓之患,即不可去。郎中顏燧者,家有一女使抱此疾,常覺心肝有物唼食,痛苦不可忍。累年後瘦瘁,皮骨相連,脛如枯木。偶聞有善醫者,於市中聚眾甚多,看療此病。顏試召之。醫生見曰:“此是蛇盅也,立可出之。”於是先令熾炭一二十斤,然後以藥餌之。良久,醫工秉小鈐子於傍。於時覺咽喉間有物動者,死而復蘇。少頃,令開口,鉗出一蛇子長五七寸,急投於熾炭中燔之。燔蛇屈曲,移時而成燼,自是疾平,永無吃心之苦耳。則知活變起虢肉徐甲之骨,信不虛矣。(《玉堂閑話》)

在京城及附近州郡的街道上,不時出現一個遊醫的身影,據說他能將蠱毒逼出病人的體外,有一些人真的被他治好了。但也有人認為,那只是遊醫使用的幻術,蠱毒進入人的內臟,如何祛除?

時有官員顏燧,其女中了蠱毒,每日感到有東西在咬自己的心肝,痛苦不堪。一年後,人已很憔悴了,皮骨相連,腿如枯木。沒辦法,找到那名遊醫,遊醫看完後,說:“你女兒中的是蛇蠱,是蠱毒的一種。不過沒關系,我可將蛇蠱逼出。”

遊醫叫人找來一二十斤熱炭,以之為藥引。隨後,遊醫手持鉗子盯著顏燧的女兒。服藥後,顏燧的女兒欲昏欲死,又過了一會兒,覺得咽喉間有什麽東西。這時候,遊醫叫她張嘴,隨之鉗出一條五六寸長的小蛇,立即投於炭火中,將其化為灰燼。

此即蠱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