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西北理工的仁孝

既然已經發生戰爭了,很多時候就沒法子和平收手,除非有一方目的達到了,或者是另一方完全失敗了才有和解的可能。

大漢國與匈奴的戰爭沒有任何和解的可能。

主要原因是——劉徹不同意,軍方不同意,文官集團們也不同意,就連大漢百姓也不願意。

每個人的訴求都不一樣,皇帝要一雪前恥,要把祖宗受到的屈辱全部收回來。

軍方不願意收手的主要原因是,只有戰時,軍隊的地位才會淩駕於所有人之上。

文官集團不願意收手的主要原因就是可以做到一勞永逸,大漢國每年用在抵禦匈奴戰事的費用居高不下,為了以後可以寬松過日子,用一筆錢來換取以後的徹底安寧還是劃算的。

至於百姓們,則從漢匈戰爭中獲取了很多的好處,比如牛羊馬匹這些大牲口如今在大漢國泛濫成災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在這種全民都在支持戰爭繼續的情況下,總有一些傻子跳出來勸誡皇帝莫要再窮兵黷武,要給百姓一個修養生息的時間。

四年前,雲瑯就是這樣勸誡皇帝的,皇帝也基本上接受了雲瑯的勸誡,讓天下平安了四年。

現在,皇帝想要讓全世界臣服在他腳下的欲望如同熊熊燃燒的草原大火,還有人這樣勸誡,那就太沒有眼色了。

四年前,大漢國的財政還支持不了如此龐大規模的一場戰爭,四年後的今天,國庫中的糧食已經開始露天存放,長門宮的布帛倉庫裏已經成批的出現朽爛的布匹,那裏存放的銀錢,也開始生銹了。

景皇帝時期的盛世場面已經出現很久了,如果再不建功立業,讓皇帝情何以堪?

雲瑯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在張掖郡居然有看到梁贊的一天……

夏侯靜肩膀上扛著一杆長矛,腳上套著一雙草鞋,黢黑的雙腳上全是血口子,走路一瘸一拐的,白發飄飄,卻始終昂著頭一步不停的向前走。

梁贊就跟在夏侯靜的身邊,身上背著兩個碩大的包裹,他的衣衫比較齊整,不像夏侯靜一身的戌卒打扮。

“霸陵老卒夏侯靜拜見衛將軍!”

夏侯靜恭敬地施禮,一絲不苟。

雲瑯泰然自若的接受了夏侯靜的大禮,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講,上下尊卑的講究不能亂。

“陛下讓你來駐守新平沙隘口?”

夏侯靜笑道:“老卒能為國戍邊倍感榮耀。”

雲瑯長嘆一聲道:“何苦來哉!”

夏侯靜笑道:“老夫當年有多麽濃烈的幸進欲望,現在就會接受多麽慘烈的失敗結果,這很正常,衛將軍千萬莫要為老卒可惜,對老卒來說,能全身而退已經難能可貴了。”

“所以,先生就極力向陛下諫言,要小心用兵,緩緩圖之,與匈奴平息幹戈?”

夏侯靜笑道:“正是,陛下此次舉傾國之兵酣戰四野,是不妥當的,一位帝王當以固守家邦,安撫百姓為要,以征服四野為次。陛下本末倒置,老卒以為不妥,身為人臣,自然要諫言。”

“先生可知大漢征伐匈奴之勢已成燎原大火不可遏制,此時此刻逆天而行,會招來禍患的。”

夏侯靜輕笑一聲道:“老夫原本有一個孩子,前不久被太子殿下斬首獻給了陛下。

老卒不敢恨陛下,卻每每自責,老卒以為自己輔助太子殿下盡了全力,竊以為會有一點榮華富貴,沒想到太子功成之日,正是劣子被斬首之時。

如今劣子的屍首已經腐爛,老卒有舔犢之情,卻只能暗自神傷。

太子行事歷來講究因勢利導,而老卒還想留存一些讀書人的風骨。

自然不能繼續襄助太子,想要全身而退,未免會被人說成是心存怨望。

這般形勢之下,老卒自然要直言上奏陛下。

人人都以為此次北征我大漢勝券在握,卻不知這場北征我們的贏面雖然很大,依舊有很多弊端。

這一戰,不論勝負,大漢國今後的局面與往日將會完全不同。

所有的王公大臣都在豎起耳朵等候大軍勝利的消息,卻沒有一個人在為戰後的國事考慮,就連陛下也是如此。

所以,老卒就上書陛下說了一些別人不喜歡聽的風涼話,然後,老卒就心滿意足的成了新平沙隘口的由尉!統帶戍卒二十一人為國戍邊。

陛下許我三年之期,只要新平沙隘口不為匈奴所破,老卒就能還鄉充任霸陵地方的一個亭長。”

夏侯靜必報完畢自己來到張掖的因由,公事也就結束了。

坐在雲瑯的對面,美美的喝了一口香茶,品味良久之後才笑道:“老卒的下場雖然淒慘,老卒的心中卻是快活的。離開長安的時候,全族恭送老卒北征,又有我最好的弟子寧願拋棄官職,也要追隨老夫一路北上。有這樣的家人,弟子,老卒還有什麽放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