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 大漢國商業慣例

雲瑯手腕上的黃花梨木手串,已經被他把玩的油光發亮,稍微一轉動,就會有神秘的油光流傳。

這種光芒一般被人稱之為寶光。

所以,一個東西想要成為珍寶,帶有自身特有的光芒是不可少的。

比如,黃金,珍珠,寶石,玉石,鉆石等等。

夜光杯能在夜間發出微微的幽光,自然很快就成了一種新品種的寶物。

這種杯子采用了祁連山玉雕琢而成,大多呈墨綠色,好處就是品質非常的恒定,遇高溫不會炸裂,遇冷也會安然無恙,所以用來溫酒最好不過了。

自從霍去病在河西擊敗了匈奴人之後,河西道路被打通了,第一個使用這條通道的人並非軍隊,而是商人。

說來也怪,玉石在別的地方只是一塊好看的石頭,在大漢因為自古流傳的文化緣故,也因為漢家祖先對玉石過度偏愛的緣故,讓這東西成了價值虛高的奇貨。

也因為這些商隊攜帶大量玉石進關的緣故,陽關不遠處的一座小小關隘,已經有了一個新的名字——玉門關!

而陽關這座明明要比玉門關大很多的軍事堡壘,卻只能委屈的因為地處玉門關的陽面,而稱之為陽關。

從這一點來看,人們似乎更加喜歡商業活動,而非軍事活動。

成群結隊的駱駝客背負著玉石從玉門關進入了河西走廊,他們攜帶著在西域一文不值的玉石經過漫漫征途之後抵達關中,那些石頭就會在漢家工匠的手中綻放他真正的光輝。

玉石這東西在漢家用處極多。

最重要的當然是拿來充作禮器,上到皇帝下到公卿,都需要把玉石雕刻成玉璧,玉鈺,玉瑝等等禮器,在祭拜祖宗的時候擺上,以示敬意。

於是,玉石就有了神性。

因為有了神性,自然就顯得珍貴,就因為珍貴,他的商業價值也就被體現出來了,而且是人類自從明白“禮”這個東西的重要性之後,產生的第一種價值物,在遠古時期,玉石就能換取珍貴的食物跟女人了。

最恐怖的是,大漢人對玉石的要求似乎永遠都沒有止境,不論有多少昆侖玉進入大漢國,都會被消耗的幹幹凈凈,永遠都沒有多余的時候。

這是不符合商業規律的,大漢人在拿到玉石玉器之後,產生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珍藏,而不是售賣,所以,每一個拿到玉石,玉器的人其實都是最後的接盤人。

劉徹的皇宮裏就堆滿了全大漢最多,最好的玉石,玉器,他不喜歡笨重的青銅器,也不喜歡粗糙的陶器,至於漆器,他總覺得那東西有味道。

如果不是雲氏燒制出來了瓷器,他的生活用品基本上全是玉器。

諸侯王死掉之後,會用金縷玉衣來覆蓋全身,而且還不忘記在嘴裏,在鼻孔,耳朵,乃至肛門裏塞上特制的玉器以保證自己萬年不朽。

此次雲瑯北征,還肩負著為王宮大臣們弄一些便宜玉石的重任。

比如年高德劭的兒寬老賊,就話裏話外的想要弄一根肛塞好死後來用。

也不知道這個老賊的身體構造是什麽樣子的,一口氣要一百塊玉石來制造肛塞……

當然,兒寬的原話不是這樣的,他的原話說:“君子如玉,老朽成不了君子玉,不妨用玉石來裝點一下死後用的棺槨……”

金縷玉衣這東西兒寬還沒有資格穿,不過,他死的時候身邊只有家人,誰知道他會不會穿上呢?

反正會埋進土裏,將來只有盜墓賊才能窺見一二。

那個著名的長沙王劉庸,更是玉器的重度喜愛者,他的父親長沙定王劉發是元朔年間才去世的。

也就是那個經常被曹襄他們光顧的長沙王宮的主人,他死了,長沙國發生的所有不法事,也就被皇帝一筆勾銷了,長沙國就重新變成了一個平安的封國。

只是,後果依舊是嚴重的,他們失去了對王國的統治權,只剩下享受封國部分賦稅的權力,劉徹在處理掉自己的弟弟劉發之後,長沙國內的縣令一級官員都是朝廷任命的。

一個富裕的封侯國,他的國王除了窮奢極欲之外,就沒有別的事情可幹了,於是,百無聊賴的劉庸就喜歡上了玉器跟墓葬。

他給自己的父親劉發修建了五十三座疑冢,算是繼承了他們家忠孝的門風。

只是玉器用的多了一些,也不知道劉庸用了什麽法子跟曹襄拉上了關系,此次,曹襄要為他弄五十車玉石!

這明顯是喝醉酒之後給出的承諾……偏偏曹襄非要完成這個承諾,什麽原因不知道,僅僅看曹襄信件中誠懇的話語,雲瑯也只好咬著牙認了。

至於朝中重臣的各種奇怪的要求,更是數不勝數,阿嬌,衛氏,長平,也有要求,而且數量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