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3/3頁)

有過了一個月後,我的手弩騎兵大隊終於完成了組建,足足上萬名的騎兵,也就是我在西北所有的騎兵家底兒,都裝備了新式手弩,比之弓箭騎兵的射程何止多了一倍?在嚴格的訓練之下,騎兵們都可以熟練地在馬背上完成用單手單腳為手弩上弦的操作,另一只手用來控馬,速度絲毫不受影響,再配合上高強度的鋼刀,幾乎可以說是無往而不利了。

目前唯一所欠缺的,就是一場實戰的鍛煉,畢竟士兵們只有在血與火的考驗中才能變得成熟,將領也是一樣,一將功成萬骨枯嘛。

接下來我就給鋼鐵工廠下了幾個任務,第一,就是招收工人,原先的幾百工人已經升格作為工頭兒了,每個人負責引導幾十個新手菜鳥,將工廠的規模擴大到萬人左右,這還不算上那些運輸礦石和負責搬運鋼錠的人手,只不過這樣一來,工廠的開支也大大地增加了,每個月的花銷已經突破了白銀二十萬兩,並且隨著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還有上升的趨勢。

第二,就是研究冷鍛造技術,爭取制造出一批性能優良份量輕便的鎖子甲來。鎖子甲的制作向來是黨項人所擅長的,從不外泄,可惜我們在戰爭中俘虜了不少的黨項人士兵和工匠,已經知道了他們制作的大致方法,再加上我們的鋼材遠勝於他們,自然是可以制造出防禦力更強的鎖子甲來的,而我的思路就是超越手工鍛造時代,利用機器鍛壓來加工鎖子甲。

第三,就是要制造一些可以為我們盡快帶來盈利的東西,以換取大量的銀兩維持工廠的日常運作。在這個問題上,我也設計了一些方案出來,就是要大力發展民用事業,將優質的農具和日用品制造出來,一方面可以獲得不菲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中原的農業生產能力,也算是我的拳拳報國之心了。

人力的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好解決,因為戰爭的緣故,西北很多人都無家可歸了,原來的田園已經荒蕪了,看到鋼鐵廠的待遇良好後紛紛選擇了加入,另外也有一些退役的官兵們不願意屯田,也選擇了收入待遇良好的鋼鐵廠,這些人的加入,將軍隊中的一些良好習慣帶進了工廠,使得我想到了應該用規範化的方式來管理工廠,確實是一個意外之得。

鍛造技術卻不是那麽容易改進的,研究了很久,也僅僅停留在簡單的機械加工上,此時要搞出一個萬噸水壓機來別說你們不相信,就是我也不敢相信是真的。不過利用水利制造的半自動鍛壓設備倒是省去了工人們的很大體力,這卻要感謝駱冰兒的聰明才智了。

在盈利項目上,我只提供了幾個最簡單的東西給大家思考,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軸承,有了這個不起眼的小東西,車子可以跑得更輕便,也不用擔心木制的輪軸會經常因為過度疲勞使用而突然斷裂。另外就是鋼廠的廢物的利用,可以將質量不好的鐵水用來制造爐子,並且將鋼渣制成耐火磚作為爐芯,再制造出蜂窩煤來,恰好就解決了城市居民購買大量柴禾的麻煩,也使得大家在冬天寒冷的時候不必為薪炭價格太高而發愁,畢竟煤炭這東西的成本低不說,燃燒值也要高許多,此爐一經推出,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歡迎,訂單基本上已經排到了年底,若是不提高生產能力的話,怕是應付不過來了。

“大人,一切事情都在朝對我們有利的方向發展啊!”看著各部門送過來的報告單,王石雷非常高興地對我說道。

自從他的堂姐病好之後,兩個人立刻成了親,閨房魚水其樂融融,生活一和諧,工作起來也格外賣力,對我的崇拜也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若說以前跟在我手下是因為覺得我有前途是棵可以遮蔭的大樹的話,那麽現在對我基本上就是迷信了,只要我提出一個設想,王石雷就要不假思索低去將它給實現出來,哪怕是在別人看起來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這樣一來,我們倒變成一個無往不利的奇妙組合了。

鋼鐵廠、玻璃廠、以及印刷廠這西北三大產業支柱的拳頭產品風靡全國各地之後,更多的商人開始自發低組隊來到西北,尋找淘金的機會,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股股不算小的勢力,為了互相照應,原始的行會開始形成了。

“大人——延安知府送來的公文上說,城中行商數量劇增,由於原籍不同,糾合成不少幫會,經常有沖突發生,石知府請問大人,官府應當持什麽態度?”

嗯?我心中一怔,沒想到西北現在已經成了商人們眼中的淘金寶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