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規模生產(第2/3頁)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發射彈丸,或者是小石子,取材比較廣泛,不必擔心箭只不夠使用。

後來在眾人的建議下,又將這種弩改進了一下,使得各部分可以分散組合,降低了加工時的難度,采用流水線作業來生產,結果效率大大提高了,只是調試的時候略微麻煩一些,經常要改來改去,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了。

這種弩箭一生產出來後,我就先用它裝備了一個騎兵小隊,大概五百多人的樣子,不停地操練他們,使之熟悉單手弩的各種性能和使用的特點,十來天下來後,這些人一個個都成了馬背上的用弩高手,紛紛稱贊說這弩實在太方便太好使了!

為了提高弩箭的精確打擊能力,我決定在上面加裝瞄準鏡。

“什麽?六哥你要將千裏鏡裝在手弩上面?”對於手弩非常喜愛的七郎聽到了我的想法後,覺得非常新鮮。

對於千裏鏡這種東西,七郎是非常熟悉的,當時我就曾經靠自制的千裏鏡觀察過敵情,那情景對於七郎來說記憶猶新,確實是好東西,因此當我提出了在手弩上面加裝千裏鏡的時候,七郎只是驚訝了一下後立刻表示堅決擁護。在練習了幾天手弩的使用以後,他已經把這東西當成是寶貝了,整天弩不離手,另周圍的人都感到有些膽戰心驚,不知道這位七爺什麽時候就會突然射出一支弩箭來。

不過這話說說容易,要實現起來就不是那麽簡單了,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玻璃的制造工藝。

當初在蘇州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掌握了制造玻璃的初步方法,並且生產了一些玻璃工藝品,用來套取富人們的銀子,效果也不錯,可那些玻璃都是有瑕疵的,比如說色彩不純,裏面有氣泡什麽的,拿去觀賞自然是賞心悅目,可是拿來制造鏡片就有些力有不逮了,因此要想制造使用玻璃鏡片的千裏鏡,就必須先解決玻璃制造中的技術問題。

好在人多力量大,三個臭皮匠賽過豬哥亮,中國人的智慧永遠是閃閃發光的。經過玻璃作坊同仁們的艱苦努力之後,我們已經能夠制造出色彩比較純凈的玻璃了,氣泡問題也得到了妥善解決。

有了精鋼就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我只是稍微提點了他們一下,改變鋼材中的含碳量可以調節鋼材的軟硬程度,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裏,他們就造出了形形色色的高碳鋼低碳鋼,並且以這些特性不同的鋼材為基礎,分別做出了包括兵器、日用品和簡單車床。

天啊!看著一群身著古代服飾的農民工們坐在車床旁邊聚精會神的在手搖砂輪上磨制玻璃鏡片的景象,我頓時有些犯暈了,很有一些時空錯亂的怪異感覺。

基礎工業的發展,帶動了各種上層產業的迅猛變革,我們很快就在西北擁有了一家相當超前的大型鋼鐵工廠,有了鋼材打底,工廠建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各種工具都已經金屬化,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後來我驚奇地發現連駱冰兒負責的印刷廠也開始使用鋼構造的各種機器設備了,其設計之精巧令我也為之嘆服。

“也許用不了多久,這個地區就會提前進入工業時代吧?”我有些神思渺渺地站在綏德城外的一處礦山上幻想道。

“大人——有朝廷的急件——”王石雷在遠處喊道。

“就來了——”我應了一聲,牽著雪驥緩緩地走了下去。

看完之後才知道,原來是朝廷準備派人來檢查春播的情況,以觀察我是不是忠實地完成了這個屯田的重要任務。

“嗯,這倒是個問題,馬虎不得。”我雖然不知道朝廷會派誰來視察西北屯田事務,但是來人的地位肯定是要在我之上的,否則怎麽可能有權威性,因此心中就開始籌劃應當如何應付的問題。

考慮了一番後,我命鋼鐵廠趕制了一批上好的農具,又征調了大量的耕牛,開始布置開荒事宜,地點就選在黃河東岸的一大片無人耕作的淤泥灘上。當初這裏曾經被河水淹沒過,後來恢復正常以後,土地變得非常適合種植莊稼,只是由於黨項人的不住侵擾而無人敢於在這裏開發罷了,此番李繼遷遠遁西方,正好留給我為大軍屯田之用。

在種植的種類上,我主要選擇了豆子、苜蓿和麥子等,可惜的是土豆之類的農作物還沒有傳到國內,否則這東西倒是好對付,產量也高,左思又想,我又讓人種了些南瓜什麽的既可以當糧食又可以當菜吃。

果然在屯田的時候,便有很多的是非,大多數的退役士兵們根本就不知道應當如何耕作,如何管理,朝廷派來的那些個農業專家經常忙得找不到東南西北,整天就在新開墾出來的土地上面轉悠,好在要用的器具和牲畜都齊全,士兵們又好指揮,總算沒有出了什麽大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