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鮮卑人的“上帝之鞭”(第2/6頁)

顧命大臣們看不下去,這個鬧法,江山社稷怎麽辦?

當初劉裕給兒子挑選了四個顧命大臣,司空徐羨之、領軍將軍謝晦、中書令傅亮、護軍將軍檀道濟。劉裕病危時暗中囑咐劉義符留意輔臣們的動向:“檀道濟雖有幹略,而無遠志;徐羨之、傅亮,當無異圖;謝晦數從征伐,頗識機變,若有同異,必是此人。”又寫下手詔:“後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後不煩臨朝。”劉宋王朝以後七帝沒有發生母後當權的事,然而叔侄兄弟爭位,最終被權臣奪去天下非劉裕可以預測。

魏軍入侵河南,劉義符不管不問,全憑大臣們做主。檀道濟諸將救援不力,致使河南淪陷,執政大臣上表自責,請求處分。劉義符也不追究,早將父皇提防輔臣的囑托拋到腦後,真正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有時候好心人不一定得到好報,顧命大臣們開始密謀除掉他另立新君。

劉義符的錯不在於品德才學方面,錯在他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材料。

顧命大臣們既然得到劉義符信任,為什麽還要廢他呢?

東晉以來,江南是門閥士族的天下,劉宋王朝卻是由平民開創的國家。傅亮和檀道濟是庶族。徐羨之雖非寒門,然祖上無顯官,在桓楚時代只是個普通軍官。京口建義後,靠與劉裕同事的關系,一路平步青雲,做到司空、錄尚書事,接替劉穆之成為宋朝的宰相,第一顧命大臣。

在高門望族看來,起自布衣的中才寒士騎在士族頭上令人委實感到不舒服,一旦因為人主的荒誕導致晉朝復辟,他們執政地位能保得住嗎?所以包括劉裕最不放心的謝晦在內的輔政班子對待這次廢立事件竟出奇的步調一致。

廢掉劉義符,誰來做皇帝呢?按理說輪到劉裕次子,聰睿敏捷、喜愛文學的廬陵王劉義真。可他性情輕浮,與高門士族過從甚密,和大文學家謝靈運、員外常侍顏延之等人都是摯友。性格疏放的劉義真曾經揚言說,如果自己是皇帝的話,一定任用二人做宰相。他們當權,輔政們擱哪兒?

徐羨之等人放棄劉義真,想立劉裕的三子劉義隆。劉裕喜歡從小歷練諸子,四歲時劉義隆在參軍劉粹輔佐下坐鎮京口抵禦盧循;十四歲那年,已經當過無數州的都督;宋朝建立,封宜都王、坐鎮荊州。若非兩個哥哥不爭氣,不會輪到他當皇帝。

既然選中劉義隆就得把劉義真搬開,幾個顧命大臣串通一氣,進宮說劉義真的壞話。劉義符不管是非,加上以前和二弟有過節,聽憑執政大臣羅列罪狀,把劉義真廢為平民。

顧命大臣們加緊行動,擔心力量不足,調手握淮南軍權的檀道濟進京,告訴他廢立皇帝的計劃。本來檀道濟遠在邊關,事不關己,這一下非得表態不可。顧命大臣們曉以利害,檀道濟抹不開面子,只得答應下來,上了賊船。

公元424年五月二十五日淩晨,檀道濟引兵開路,徐羨之等人隨後繼進,從雲龍門入宮,把繼位不滿兩年的年青皇帝劉義符從華林園的龍舟上揪出來,廢為營陽王。為斬草除根,徐羨之派人將劉義符和劉義真殺掉。傅亮率百官備法駕去荊州迎接劉義隆到建康(今南京)稱帝。

江南發生政變,可北魏無力繼續南攻,因為拓跋嗣病死了。

拓跋嗣去世,拓跋燾繼位,成為北魏帝國叱咤風雲的太武皇帝。剛剛登基不到一年,上天給年僅十七歲的拓跋燾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大批柔然汗國的騎兵進入雲中,拓跋人歷代祖宗的陵寢地——盛樂宮失陷。

盛樂在今呼和浩特和林格爾一帶,是魏國舊都。北魏進入中原,從盛樂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政治中心向南移動,但身後的草原上興起另外一股可怕的力量。

貳 柔然人和高車

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稱霸蒙古高原,曾經與柔然人大戰,拓跋騎兵千裏追擊,幾乎將柔然這個名字從草原中抹去。南床山之戰,帝國騎兵全殲東、西兩部柔然,俘虜發往漠南,成為拓跋鮮卑人的奴隸。(詳情參見《拓跋珪劉裕卷》)

北魏帝國向中原擴張領土,把柔然遺忘。遺忘是件壞事。危險在萌芽緩緩生長而不加以注意,最終要付出代價。

柔然貴族們從主子變成奴隸,失去往日尊貴,自然心有不甘。西柔然貴族郁久閭曷多汗與堂弟郁久閭社侖率領部眾擺脫魏國人,向大西北逃亡。北魏將軍長孫肥率騎兵追擊,追到上郡跋那山(今內蒙古烏拉山),斬殺郁久閭曷多汗,柔然部眾逃散。

追兵退走,柔然人重新聚集起來,只剩幾百個男人。鮮血、恐怖、屠殺沒有嚇倒頑強的柔然人。弱肉強食是大草原的生存法則。如果你是一只羔羊,只能變成強者口中美食。只有成長為狼,才有可能在草原上生存下去。若想成為大草原的主宰,必須結成嗜血的狼群。郁久閭社侖不久後成為新的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