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信任的委任

一二五一年,忽必烈在蒙古草原東南部中都西北的金蓮川建造了對宋作戰的根據地。忽必烈準備以這裏為出發點,一步一步侵入南方。此處離南宋很近。

南宋淮河流域一帶,由於金宋之間常年征戰,百姓大部分逃亡,土地荒蕪,自然無法補給軍需。如何在此停留,將是一個重大問題。

即便克服了這一難關,長江也會堵住去路。蒙古境內沒有大河,因此對蒙古軍來說,長江無異於天塹。去花剌子模遠征時,曾經渡河的遠征軍都已經老的老,死的死,這樣一看,南宋各城座座都是易守難攻的要塞。

“如此,不如邊建造據點邊行軍,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準備好筏子,橫渡長江,一個個擊破。”

忽必烈不慌不忙,穩坐金蓮川,準備發兵。這是一種穩紮穩打的攻法,

這種攻法不僅費時,也費財力,但是忽必烈對此泰然自若。

“要是吝惜錢財則無法攻下南宋。不管花多少錢都在所不惜。戰爭不管勝敗,都是要花錢的。”

忽必烈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漢人認為,蒙古人不過是北方的蠻夷,而在蒙古人看來,將豐美的牧場改造成耕地,種上莊稼的漢人,是無用的。

但是同時,蒙古人也在學習漢人。連續兩次西征都取得勝利,也是因為蒙古在對金和對宋作戰中學到了先進的技術和作戰方法。

成吉思汗非常重視文化的力量。他知道,沒有文化就不能長久支配征服的土地。雖然他們在西征中也吸收了西方文化,但蒙古得以支撐的基礎始終還是漢文化。博學而且經驗豐富的蒙哥是知道這一點的,但是他卻不夠重視漢文化。

然而忽必烈知道,漢人才是蒙古最強有力的敵人。他們和歐洲人不同,無論從哪一方面講,都與蒙古人更相像。

蒙古人與西方人融合非常困難,但是與漢人融合則非常容易。被漢人稱為白韃靼的突厥人,深受漢文化影響,已經漢化。

“我必須統治這塊土地。”

忽必烈接受了蒙哥的委任之後,心中的期待愈發強烈。

西方的事情交給拔都和旭烈兀就行了。對中原的作戰也不是第一次,但是這次忽必烈的任務是結束宋的統治。

淮河流域原本是一塊富庶的土地。蒙古軍要以金蓮川為基地,讓這塊荒蕪的土地重新變得富庶:成為攻打南宋的根據地和糧草補給所。在忽必烈看來,可以不用流血便能取得的東西,就絕不流血。

他們現在要做的,首先是消除百姓對蒙古軍的恐懼之心,不能讓他們聞蒙古軍色變。必須讓百姓知道,蒙古人在協助自己的人面前,絕不是嗜血的狼。

要想消滅南宋,首先要消滅大理。但是,此處地勢偏僻,當政者獨據一方,很難一舉拿下。攻打,他們就像塵埃一樣飛散,離開之後,又會像雨後春筍一樣簇生。因此,對於這樣的對手,攻打不如懷柔。

忽必烈並不著急。這一方面是他的性格,另一方面他也知道,不管是懷柔還是使用武力,最終的結果都是勝利。既然能取得勝利,那麽自然是不流血為好。而且,懷柔的方式取得的勝利更能讓敵人心服口服地跟隨自己,他的損失也會降到最低。因此,雖然花費時間,卻也只有這樣的方法才能取得終極勝利。使用武力只不過是極端手段,是不得已而為之。

忽必烈精心布置的攻打計劃,和之前蒙古人的戰鬥方法完全不同。

忽必烈在派出使者之前,首先安撫城內居民。沒有百姓支持的敵城將會陷入孤立無援。

此時忽必烈再派出勸降使,如果對方拒絕,再發兵。而且即便是抵抗後再投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屠城。

忽必烈的戰法,就像深入沙地中的水,逐漸在中原戰線擴散。戰也是死,降也是死,完全失去了生存希望的人會進行拼死抵抗。但是,如果還有生存的希望,又沒有勝利的機會,人便會投降。而且,有的人看到戰也無益,也會馬上開城投降。

與其一開始就訴諸武力,不如承諾保障他們的生命安全,再以強大的武力進行恫嚇,敵人便會自然而然地放棄抵抗。

忽必烈的不戰之戰法在打開宋人的城門之前,首先打開了他們的心。

教給忽必烈這種穩健的作戰方法的,是忽必烈青年時代的老師姚樞。姚樞教他識字,教給他學問。

“殺掉敵人或者支配敵人都不是真正的支配。殺掉敵人之後,怨恨會愈積愈深,成為禍根。不以兵馬破敵,而應以心攻心。”姚樞對忽必烈道。

“以心攻心是什麽意思?”忽必烈問,

“首先要像愛自己的百姓一樣愛敵人。不把敵人當成敵人,而應該當成自己的子民。為人君者,統治自己的百姓和統治敵人應該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