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仔

舞台之上,向來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五戰區來了,司令長官為李宗仁。

李宗仁,字德鄰,廣西桂林人,新桂系的掌舵者。

即使與新桂系的其他將帥,包括白崇禧比起來,李宗仁也算得上是一個讀書很少且不愛讀書的粗人。

據說他小時候寧願上山打柴,都不肯坐在私塾裏做一天好學生,年長後進軍事學校,前前後後加一起,也統共只念了三年。

在這三年裏,別人或許會翻翻《孫子兵法》,或者“曾胡治兵語錄”,可他對這些本本上的東西從無興趣。

老李愛的就一樣,那就是梁山好漢們個個熱衷的——“使得些好拳棒”,因此還得個綽號:李猛仔。

李猛仔一生,打了無數的仗,上馬殺賊自然不在話下,下馬草軍書就不行了,稍為像樣一點的文字稿都得帳下的文書替他起草。

據他自己說,當初北伐時和蔣介石結拜,他遲遲未將自己的盟帖換給對方。

不換,不是擺架子,而是按照規矩,得在帖子上給對方寫一首盟詩。一首詩一共四個句子,但老李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一句,又不好意思連這個都讓文書代勞,最後實在沒辦法,就幹脆把蔣介石送給他的那首盟詩照抄了上去。

蔣、馮、閻、李,論文化水平,蔣介石和閻錫山可算是一撥的,屬於那個時代的中高級知識分子,李宗仁則跟馮玉祥基本一個档次,都是當兵出身的大老粗。

白崇禧曾對馮、李二人有一個很中肯的評價,即:馮善練兵,李善用兵。

“小諸葛”在單獨用兵方面並不出色,但作為參謀人才,卻堪稱優秀,他一眼就能看出兩位老大的特點和長處。

練兵,講的是“親愛精誠,賞罰分明”,在這方面,老馮確實用盡心思,所以他才能一手調教出可與中央軍叫板的老西北軍,也才帶得出那麽多能征慣戰的威龍猛將,這可都不是吹的。

然而,與練兵的本事相比,老馮在用兵上就要差得多了,當然不是說他不會打仗,只是到了全面抗戰階段,各人的能量級數都得成倍提高,在內戰中還能湊合的,此時就可能顯得比較吃力了。

蔣介石是帥,統籌的是大略方針,其余三個人一個個試,閻錫山統領二戰區,自己都感到力不能支,馮玉祥掌握六戰區,到最後連戰區都給撤了,於是哥仨就只剩下了一個李宗仁。

像白崇禧說的那樣,內戰時期,老李在打仗方面就頗有一套,但這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只有外戰中擁有實際戰績,才能說明你是否真的有兩下子。

李宗仁很想告訴別人自己有兩下子,可是剛剛上任就碰了壁,這個讓他碰壁的人便是原來的山東諸侯韓復榘。

韓復榘不肯進第六戰區,而寧願進第五戰區,李宗仁起初對此是很高興的。因為他的五戰區規模不大,尤其缺少有實力的部隊和戰將,韓復榘當年位列老西北軍最能打仗的“韓石二孫”之首位,連孫連仲都望塵莫及,加上他控制的山東實為五戰區核心,有此人相助,想來今後必能有所成就。

韓還沒來拜見李,李先去看望韓了,沒辦法,窮領導在富下級面前有時也得表現主動一點,適當彎一彎腰也是必要的。

此前,由於一北一南,兩人從未謀面,而李宗仁眼裏的韓復榘,雖然識字不多,但人倒生得頗周全,甚至還算得上“俊俏”,真個是唇紅齒白,眉清目秀,不似軍人,儼然一個搖紙扇的白面書生。

初次見面,又是名義上的上司,所以韓復榘算是給足面子,聽任老李滔滔不絕地在那裏吹了一晚上。

李宗仁雖不愛讀書,但生平一大嗜好就是聊天,喜歡縱論天下大事,到老了都是如此,以至於在美國做寓公時,實在沒人好聊,只能跟一幫家庭主婦去“談國事”了。

鬥室之中,老李分析抗戰形勢,講解抗戰道理,海闊天空地一通發揮,最後越講越興奮,而韓復榘也聽得聚精會神,一副若有所悟的神情。

這個晚上真是過癮。

第二天一早談正事,李宗仁拿出了早就擬好的五戰區作戰計劃。

韓復榘接過一看,卻立刻變了臉。

計劃上寫著,假如山東大城市守不住,希望魯軍就近進入沂蒙山區,跟鬼子打遊擊,以使其不能盡速南下。

韓復榘當場把計劃書往桌上一摔,你這擬的算什麽狗屁東西,眼看南京不守,日軍從南面都快打到安徽蚌埠了,北面日軍要是再一過黃河,兩邊一擠,我在山裏面吃什麽,喝什麽?

依我看,你們這是想拿我們魯軍送禮,當犧牲品!

李宗仁來濟南,本來還是端著一點“李長官”的架子的,沒想到作為下屬的韓復榘會說來就來,說罵就罵,連起碼的面子都不給,頓時被嗆得面紅耳赤,連句完整話都說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