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裝上陣

這次張治中決定從楊樹浦租界開始攻起,畢其功於一役。

楊樹浦在虹口和黃浦江之間,如果能從楊樹浦一直殺到黃浦江邊的匯山碼頭,依著這一線路,便可與閘北一起將虹口做成夾心餅幹。

然而此次總攻稱得上是三次總攻中最難的。

日本海軍軍令部把用於北方作戰的海軍調回南方,原擬登陸青島的兩個陸戰大隊登陸上海,上海陸戰隊總數增加到八個,長谷川清將其大量部署於楊樹浦日租界,並以大據點為中心,設置了重重障礙。

前面骨頭還沒啃完,後面又要吃肉,難度系數無疑在翻倍。尤其那些大據點,在“一·二八”會戰結束後,就被用鋼筋水泥層層加固,下面連地道都有,實在不是一般的難啃。

對付這種東西,光血肉之軀不行,得用金剛鉆。張治中向中國統帥部請命,要求調動特種部隊參戰。

首批進入上海的是化學兵部隊,更準確一點說是拋射炮化學兵部隊。

在化學戰方面,使用得最肆無忌憚的是日本人。從“九一八”到“一·二八”,再到長城抗戰,幾乎無處不見日軍的化學武器,後來更有令人毛骨悚然的731細菌戰。

不過,小日本放毒氣也就只敢對著中國人,當他們面前站著的是西洋老外時,連手指頭都不敢動一下,因為後者在化學戰方面的能力更為了得,你放我也放,日軍吃虧,所以不敢放。

我們最好也能以牙還牙,散點毒氣給他聞聞,可惜我們沒他們壞,搞不了那麽傷天倫害天理的“科學研究”,同時受《日內瓦公約》的限制,也沒法弄到毒氣炮彈。

中國化學兵的武器叫做拋射炮,又稱李文斯拋射炮。這種炮本來是用於投射毒氣彈的,可是因為搞不來毒氣彈,所以只能派另外一個用場——拋放燃燒彈,後者倒可以通過進口得來。

早在張治中發起第二次總攻時,由於普通火炮奈何不了大據點,他就想到用噴火器,而拋射炮就相當於改進後的噴火器。

拋射炮始於一戰,當時噴火器剛剛投入使用,一個個巨笨無比,射程又極短,等士兵呼哧呼哧把大油罐搬到前線戰壕,沒打死敵人,自己就先給累死了。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叫李文斯的老外便造了這種拋射炮,不用油罐,用油桶,靠炮把油桶拋射出去。

這一下就解決了全部問題,雖說彈著點沒有一般火炮準確,但它的覆蓋面大,一爆開來,到處都是燃燒著的火苗,效果比一般噴火器強多了。

供張治中調遣的是一支拋射炮化學兵聯隊,共有12門拋射炮,官兵300余人。

在楊樹浦有一座日軍的大據點,樓高七層,張治中要求化學兵予以拔除。

拋射炮長相奇特,跟普通炮有所不同,它沒有炮架,只有一個圓形底座,開炮時大半個身子埋在工事裏,然後用電線將各門炮連在一起,要放了,按一下電鈕即可進行,看上去還是蠻現代的。

在張治中下達命令後,第一下,沒打中,這是預料中的,因為還要修正距離和方位。

第二下,燃燒彈直入高樓第四層。

頓時樓裏濃煙滾滾,燃燒彈制造出來的電光效果真是不同凡響。剛剛還用槍炮還擊的陸戰隊隊員終於知道了厲害,逃命成了大事。

化學兵一招得手,大為振奮,緊跟著又是連續三次齊射。煙火彌漫處,就見高樓嘩的一聲垮了下來,陣地上日軍陳屍狼藉。

上海各家報紙均頭版頭條報道了這則消息,對陸戰隊的心理是一個很大震懾。

繼化學兵之後,中國坦克兵也現身上海灘。

自“一·二八”淞滬會戰以來,都只看到日本人的坦克,從沒見過我們的坦克長啥樣,這可真夠新鮮的。

在當年的長城抗戰中,身為第17軍軍長的徐庭瑤被日軍特種部隊刺激得不行。戰後不久,他即上書蔣介石,建議組建自己的坦克部隊。

經蔣介石批復,由徐庭瑤負責組建了裝甲兵團,這是當時中國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坦克部隊,徐庭瑤由此被稱為“中國裝甲兵之父”。

裝甲兵團從南京給張治中調來兩個戰車連,用以清除馬路上的堅固障礙。

戰車連連長也是黃埔學生,但在觀察戰場情況後遲遲不敢進入楊樹浦。

“車子太壞”(非重型坦克),日軍火力過猛,加上步兵又沒有練習過步車協同戰術,坦克沿途將缺乏保護,這樣太危險了。

這時張治中一心要貫通楊樹浦,當然不能答應。

好不容易把你們請到上海,卻不敢或不想打仗,如何能行。

必須攻入,否則不要來見我!

連長遂駕駛坦克帶隊沖鋒,有了鋼鐵清道夫,部隊前進果然順利多了。

沖到匯山碼頭,由於日軍火力越來越猛,連長車毀人亡,張治中只得下令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