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間渠道實現突破

中國和日本是近鄰,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留下了痛苦的回憶。戰後的日本政府與美國和台灣國民黨政權結盟,使中日邦交正常化遭遇了嚴重阻礙。日本民間友好人士都希望與新中國友好往來,新中國也希望與周邊國家保持和平友好的關系。毛澤東、周恩來審時度勢,決定從民間外交打開突破口,通過“以民促官”的方式逐漸實現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1945年日本戰敗後,當時的中國國民政府遣返滯留中國的日本軍人及家屬、平民共三百余萬人回國。從1946年到1948年間,絕大部分日本人回到本土,但是還有一些日本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回國。新中國成立後,他們提出了回國要求。中國政府考慮,在中日兩國尚未恢復邦交的情況下,只能通過紅十字會的渠道與日方聯系。1950年夏,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中國紅十字會會長李德全、常務理事伍雲甫到摩納哥出席國際紅十字會會議期間,主動與日本紅十字會會長島津忠承聯系,希望與日方合作,幫助在華日僑回國。日本方面積極響應,各界友好人士成立了“日中友好協會”和“日本和平聯絡委員會”,與日本紅十字會聯合,三團體向日本政府交涉,要求同意派船接日僑回國。經過反復交涉,日本政府同意三團體代表前來中國會談,並打破常規,給來華代表發放了公務護照,前往國標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日中對立的壁壘,實際上被打破了。

1953年1月26日,以島津忠承為首的日本三團體訪華團經香港來北京,受到了中國政府的熱情接待。據當年參與此事的新華社記者高梁先生回憶,周恩來總理派廖承志直接領導外交部、公安部、紅十字會等方面負責人,參與接待和談判工作。在雙方共同努力下,談判進行得很順利。3月5日,中日雙方簽訂了《商洽協助日僑回國問題的公報》。日本政府承認了這個公報,並落實協議,派船接日僑回國。

為何中方對日僑回國問題如此重視?這是因為三萬多滯留中國的日僑中,有兩種神秘身份的成員:多數是中國解放戰爭期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工作的日本醫生、護士和在東北地區軍工企業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還有少量是為國民黨閻錫山部隊作戰的日軍戰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