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逆才”魏征(第6/7頁)

皇上出遊,讓自己隨行,蕭瑀哪有不答應的道理。兩個人當即說好了出發的日子。然而,就在唐太宗出發在即,有人卻突然稟報,說魏征有要事要奏,而且還說是急奏。

“有事有事!朕不出去的時候,他怎麽不說有急事要奏?朕一說要出去,他就有急事要奏,而且非奏不可!”唐太宗大發雷霆,“這山羊鼻子就喜歡掃朕的興。”

“奴才這就讓他離開!讓他有事等陛下從南山回來再奏!”劉公公慌忙說完,正要轉身出去,卻被唐太宗叫住了。

“算了!他這人,你還不知道,你要真這麽說了,他就更不走了!”唐太宗無奈道,“還是讓他進來吧,朕就要看他還要玩什麽花樣,有多少急事要奏!”

劉公公答應一聲出去了,不一會兒,魏征就走了進來,看著唐太宗怒氣未消的樣子便知道,一定是嫌自己打攪了他的出行,也便故意道:“臣聽說陛下要駕幸南山,外面也已嚴整待命,臣就想在陛下離宮之前,奏請些事……”

“有什麽就說,慢慢說,朕不去了!”唐太宗沒好氣地說。

“陛下為何又不去了呢?聽說那南山景色正好!”魏征故意道。

唐太宗睃了他一眼,大聲說:“朕剛剛要去,你便說有事稟報,如果朕真的去了,你又有急事了,又要向誰稟報呢?到那時候,你不是又要說朕只顧遊玩,不顧政事了!朕不去了!”

唐太宗這話裏明顯有賭氣成分,可魏征一聽卻誇張地跪伏在地,咣咣咣地磕起頭來,磕得格外用力。

“陛下聖明!”魏征大聲說,“大唐能有陛下這樣的明君,又何嘗不能強盛?”

唐太宗這才知道,自己又被魏征“算計”了,叫苦不叠。等把魏征打發走了,唐太宗帶著怒氣,又去了立政殿,又在長孫皇後面前發牢騷。

“皇後還說那魏征是難得的人才!哼!他處處和朕作對,朕恨不得殺了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山村野夫。”

長孫皇後看著被氣得臉紅脖子粗的唐太宗,一邊小心伺候,一邊問:“那魏大人又做了什麽讓陛下不舒服的事了?”

唐太宗便將最近魏征害他的鷂鷹被捂死,害他遊不了南山的事說了。

“皇後以後再也不要替他說話了!這個人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他以為他是誰?一個小醜而已,是朕讓他做了諫議官,他竟然處處與朕作對!朕喜歡的,他就反對,朕喜歡鷂鷹,他說朕玩物喪志,朕想去南山打獵,他又借有事奏,阻攔朕,朕說不去了,他就說朕是明君,那意思是不是說朕若要去了,就是昏君了?”

唐太宗越說越氣,說完還大口大口地喘氣。他想,自己這天子怎麽做得這麽窩囊?

“再敢這麽反對朕,朕一定不會讓他好過!”唐太宗大聲說。

長孫皇後了解唐太宗的脾氣,知道他正在氣頭上,也便只是默默地聽著,不發一言,當然,嘴裏不說什麽,手上還是不停歇地撫他的胸,安撫他。這是唐太宗每次心情不好時,長孫皇後安撫他的方式。

慢慢地,唐太宗不再大喘氣,臉和脖子也恢復了正常顏色,長孫皇後這才令人端來酒菜,在令人退下後,又親自給唐太宗斟滿一杯酒說:“陛下稍等,臣妾要稍微離開一下,稍後就陪陛下喝酒!”

唐太宗雖然不知長孫皇後要幹什麽,但還是點了點頭。

一會兒工夫,長孫皇後從裏間緩緩走了出來了,唐太宗驚呆了,端著酒杯的手也停在了半空。原來,長孫皇後正一身朝服,緩緩向他走來,神情莊重。

“皇後,你這是要幹什麽?”

長孫皇後慢慢走近他,隨後施禮道:“臣妾是想恭喜陛下!”

“恭喜?朕何來之喜?”唐太宗更不解了,心想,朕正生著氣呢,有什麽喜?

長孫皇後慢慢說:“臣妾從史書上看到說,只有聖君才可能擁有忠臣。如今,正是因為陛下聖明,朝廷才有了像魏大夫這樣敢於直言的忠臣。臣妾是在為陛下和大唐高興啊!臣妾首先恭喜天下得一明君,第二恭喜陛下得了一忠臣!”

唐太宗剛剛還怒火中燒的臉,瞬間就溢滿了笑容。聽長孫皇後的意思,不就是說,因為有了他這個聖君,才會有魏征這樣的忠臣嗎?他急忙攙扶起長孫皇後說:“聽皇後這麽一說,這魏征並不可惡?”

“陛下,這魏大人不僅不可惡,還很忠誠,他這是因愛君才會這樣啊!”長孫皇後說。

唐太宗緩緩點了點頭。

“確實如此,此人雖然很討人厭,但朕卻需要這樣的人,天下需要這樣的人!只是……”唐太宗上下打量著長孫皇後,“為何皇後一定要穿上朝服?”

“臣妾恭喜聖君擁有忠臣,這是陛下之喜,朝廷之喜,大唐百姓之喜,如此大喜之事,臣妾不敢穿著隨意啊!”長孫皇後微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