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玄武門事變前奏(第6/13頁)

李世民怎麽可能想到李靖還有後面這些話?頓時怔在了那裏,端著茶盅的手擡在半空,竟然不知是該放到唇邊,還是該放在桌子上,尷尬之極。慢慢地,他臉和脖子也紅了起來。

“殿下!微臣……”

李靖從李世民的表情中意識到自己的話讓他難堪了,也無措起來,剛想再做解釋,不料又聽李世民說:“藥師兄!藥師兄!莫非我如今的處境,你就一點兒都不同情嗎?”

李世民的眼裏有震驚,更有失望。

李靖吞咽了口唾沫,心想,既然該說的不該說的,全說出來了,那就不用再顧及什麽了,於是連吞吐和猶豫都沒有了。

“還望秦王殿下諒解!此事,對微臣來說,真不知道該怎麽說?微臣就一外人,怎能摻和到皇室裏去呢?再說了,這樣的事,摻和的人越多,越容易壞事!”

李靖的這句話一出口,李世民那挺直的背一下子癱軟下去。

李靖有些不忍,又加了一句:“不過殿下放心!對微臣來說,不管誰,即便是陛下來問,微臣也是這番話!”

李世民沒再說話,他是真張不開口了。他想發火,可又有什麽理由發火?因為人家不答應跟隨自己謀反嗎?

李世民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靜靜地看著李靖。本以為是水到渠成的事,怎麽反倒碰了一鼻子灰呢?他實在想不明白啊!

兩個人都不再說話。良久,李世民的臉色才慢慢恢復正常。突然,他哈哈大笑一聲說:“早聽說藥師兄義高志堅!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好!好啊!”

李世民那誇張的笑、意味深長的話,以及那極不協調的動作,都讓李靖不安起來。好在,李世民很快就恢復了正常,同時也轉移了話題,問起了李靖鎮守邊疆、突厥進犯的事。

兩個強裝鎮定的人一直都表現得心不在焉,直到李世民起身告辭,李靖才長松一口氣。

看著李世民離開的背影,李靖深深嘆了口氣,搖了搖頭。其實他也在擔心,擔心這越來越緊張的儲君位之爭,不知會演變成什麽樣子。

李靖的推辭,讓李世民對說服李勣也沒有了把握。因為李勣的個性很像李靖。

果然,他隨後又去了李勣的府裏,用試探李靖的方式試探李勣時,結果卻一樣。

李世民只好又失望地離開。

曾經以為十拿九穩的事,就這麽泡了湯。李世民無奈,只好去找舅舅高士廉商量,並把見李靖和李勣的事說了。

“真沒想到會是這樣,太讓人失望了!舅舅,你說他們會不會是看到大郎的勢力越來越大,才不願意助我的吧!”李世民說。

高士廉搖了搖頭說:“不像是這樣。這二位既有文武才略,也很清高,他們一向追求的是忠義忠君,忠於國家,所以才不願意陷入皇室的紛爭中去。”

李世民的心裏好受了一些,點頭道:“確實如此。我最後想,我有恩於他們,他們都不願意跟隨我,想必大郎也是收買不了他們的。”

高士廉說:“是呀,這兩個人,想必誰都收買不了,一根筋!只忠君!”

李世民苦笑一聲,悵然若失,心想,以後若能成事,這二人雖可重用,卻也是不能當心腹的……

第七十六節 秦王府:閉門謀劃

(6)

離李世民給各位分配任務過去兩天了,李世民再次召集高士廉、長孫無忌、侯君集和尉遲恭碰頭,談各自的情況。

李世民雖然拉攏李靖和李勣失敗,但其他人卻給他帶來了好消息。侯君集說,他召集府兵頭目聚過了,他們說,他們早就在等這一天了,還說這段時間以來,大家過得都很窩囊,也都憋著一股勁,想要好好戰一場呢,積極性都很高。

長孫無忌和尉遲恭也已經悄悄約見過常何了,出乎意料的順利。尉遲恭還說,他和常何一見如故,沒說上幾句便結拜了兄弟,常何更爽快地答應願意為秦王效力。

不過,怎麽效力法,別說常何不知道,就連尉遲恭和長孫無忌也不知道。

“我們就讓他等消息!”尉遲恭高興地說完,又疑惑不解道,“殿下,微臣只是不解,這常何雖然很對微臣脾氣,也是條漢子,可論本事吧,太一般了,不知殿下特意讓微臣和長孫先生找他是……”

尉遲恭還沒說完呢,剛剛還疑惑的長孫無忌突然好像全明白了,插話道:“二郎,莫非你是看中了他掌管的玄武門了?”

李世民笑著點了點頭。

“千萬別小看了他,雖然他的本事一般,可他所處的位置不一般!”

尉遲恭沒聽明白他們說什麽,雲裏霧裏的。他看看長孫無忌,又看看李世民,喃喃道:“看中玄武門?那塊門有什麽可稀罕的?”

“原來,你是想打玄武門的主意啊!”長孫無忌沒搭理尉遲恭的嘟噥,提出了新的疑問,“只是,二郎,我們又要怎麽借用玄武門為我們出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