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兄弟鬩墻(第6/23頁)

“哼!一群刁民!眼裏只有他是嗎?那就等著,本王很快就會讓你們永遠看不到他的!”李元吉嘴裏輕輕嘀咕著。

不過,不管心裏有多恨,有多酸,李元吉還是讓自己的臉上擠出了些許的笑容。雖然這笑容在他那略顯古怪的臉上比哭還難看,可他還要笑,他要用笑來麻痹李世民。因為,只有麻痹了他,自己的計劃才能順利實施。

這次,李元吉要實施他的再一次謀殺計劃。

隨著龍攆的遠去,秦王李世民坐在馬上的身影完全看不到了,就連禦林軍也變成了微小縮影時,大街上那密密麻麻的人群才開始松動,說話聲、吵鬧聲重有又響起。

“陛下和秦王殿下、齊王殿下一起出宮,是要幹什麽?”有人問,沒人答。

這次,李淵是要帶著兩個兒子去圍獵。

此次圍獵不是李淵的主意,而是齊王李元吉特意提出來的。李元吉對他的父皇說,經過楊文幹事件後,他終於意識到,只有他們兄弟三人同心同德,才不會被宮裏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李淵何曾聽到過李元吉說這麽有道理的話?他既驚又喜,連連誇贊李元吉,說他懂事了。

“想不到,這楊文幹謀反還有教育作用!”李淵想。

“父皇,上次去仁智宮避暑,被那叛逆賊子楊文幹掃了興。現在正是狩獵好時機,這幾日天氣又不錯,兒臣聽說那渭北堯山水草豐美,獵物豐富。可否允許兒臣陪同父皇去那裏狩獵幾日,放松放松心情呢?還有,好久都沒有和二哥一起去狩獵了,以前兒臣不懂事,老和二哥作對,這次想……想趁此機會和二哥多聊聊……解除誤會……”李元吉又說。

李元吉的演戲功底不比李淵和李世民差,說到後面的時候,竟然假裝拘謹起來,這一拘謹,讓李淵更加相信他的話是發自肺腑的,臉上的驚喜也就更深了。

“好!好!四郎真懂事了!真懂事了!朕……高興!高興啊!哈哈哈……”

李淵放聲大笑。這也是他近段時間以來,笑得最開心的一次。

他怎麽可能不笑呢?怎麽可能不開心?如今,天下還算太平,也暫時沒有外患的侵擾,唯一讓他擔心和憂心的就是他的三個皇子。三個皇子間的鉤心鬥角已經讓他苦不堪言了。可如今,就在他不知怎樣才能讓他們三兄弟和睦相處時,那平素最不懂事的四郎竟然想通了,竟然主動和二郎和解了,這不是大好事是什麽?

李淵一廂情願地認為,這四郎都能主動和二郎和解,一向顧全大局的大郎,以及聰明的二郎,還有什麽不能和解的?其實只要他們不爭搶,以後的天下,還不就是由他們兄弟倆(李建成和李世民)掌控嗎?

李淵當即同意去渭北堯山狩獵,其實,楊文幹事件已經讓他勞心勞力,很是疲累了,本沒有去野外的想法,更沒有圍獵心思。可既然四郎主動向二郎示好,他這做父親的還能不趕快給制造一個平台?創造一個條件?

李世民得知父皇又要他陪同去狩獵,而且是和李元吉一起去時,心裏頓時生出疑惑來。他們想幹什麽?

楊文幹事件發生後,李世民很是被動。父皇對此事的處理讓他知道,父皇已經知道了真相,知道了這是自己的一場陰謀。

“真是沒吃到魚,反惹了一身腥啊!”他無數次後悔沒有考慮周全,不僅沒能讓父皇廢了太子,還讓父皇開始疏遠他。

“喬松兄、克明兄!父皇突然又讓我和四郎陪他去圍獵,還讓太子監國,是否有其他用意?”李世民心裏亂時,就會問他的智囊——房玄齡和杜如晦。

“很難說!也許是陛下身心疲累,想要出去散散心呢!”房玄齡說完,停了半晌又說,“殿下覺得有什麽問題嗎?”

李世民搖搖頭說:“也許是我太謹慎了,我只是覺得這段時間父皇對我很冷淡,怎麽突然又要我陪他去狩獵呢?”

“確實有些突然!”杜如晦說,“不如先打聽一下,看陛下為何突然提出狩獵吧。”

李世民點點頭,讓長孫無忌去向屈突通打聽。很快,長孫無忌從屈突通那裏得到答案,說這次出去圍獵是齊王的主意。

“四郎?”李世民大愕,“他癡迷打獵是不錯,可和父皇一起打獵,豈不是要受很多約束?何況還要我一起去!”

“我也有這樣的懷疑。”長孫無忌說,“可屈公說我多慮了,還說齊王是想和二郎你緩和關系。”

“緩和關系?”李世民先是冷笑一聲,隨即哈哈大笑,“你說四郎要和我緩和關系?哈哈……這可真是個笑話!他恨不得想殺了我,怎麽會想和我緩和關系?”

長孫無忌一臉嚴肅,由著李世民笑,不說話。

“無忌兄,你說,這四郎想幹什麽?會不會是個陰謀?”李世民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