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戰擒二王(第6/27頁)

“好一個一石二鳥!好一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妙啊!這計妙!”李世民忍不住拍掌叫好。

李世民打仗喜歡用巧勁,用謀略,更欣賞以智取勝者,羅士信正合他意。只是他沒想到,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用起謀略來,這麽老練。

“小小年紀,前途不可估量,不容小覷,不容小覷啊!”李世民心想。

“羅總管有大王當年的風采!”李靖說,“是個不可多大的帥才!”

李靖一路上都很少說話,此時卻插了這一句,李世民有些意外。他知道,李靖的寡言,很大程度源於不受“重視”。李世民知道一直以來,有些委屈李靖,此時借機半是解釋,半是安慰地說:“此次出征,原想藥師兄(李藥師是李靖的別名)做行軍總管,只是……只是皇上還有些……怎麽說呢?想必我不說,李藥師應該明白。”

李靖笑笑說:“微臣明白!皇上這麽做,有他的理由!微臣都明白!”

“明白就好!”李世民說,“不過我向你保證,你定有立奇功的機會!”

“微臣謝謝大王!”李靖下馬就要跪拜,被李世民及時扶了起來。

“我說過,我們在一起,不用那麽多禮節!特別是在出征時。出征打仗,不管將帥兵卒,全都一樣,都是同生死,共命運的兄弟!”

像曾經在出征路上感動秦叔寶、程咬金一樣,李世民的一席話,又感動了李靖。

“微臣想協助羅總管攻打千金堡,大王可否答應?”李靖說,他是真想上戰場了,一個武將看到戰場,還不和那貓見了魚一樣,“饞”得總想撲上去?

李世民搖了搖頭。

“藥師兄,殺雞,焉能用牛刀?不管是硤石堡還是千金堡,羅總管都能應付,我們等著!”

一句“殺雞焉能用牛刀”,讓李靖知道,李世民是認可他的能力的,心裏也安慰了很多。

唐軍紮營休息,李世民全權將“硤石堡”和“千金堡”交給了羅士信,並給了他支配兩萬士兵的權力,這讓副將李元吉看不下去了。

“二哥,不能將……”副將軍李元吉的話還沒說完,便被李世民的一句話堵住了。

“那麽……這兩個地方交給你來收復?”

李元吉的臉騰地紅了,紅到了脖子根。生氣又要忍著,讓李元吉的脖子抻得更長了,像一截經大火烤過的鴨脖子。那時候,李元吉恨不得上去砍李世民一刀。

李世民唇角的一抹譏諷,以及一路上對他的漠視,讓他好幾次都想返回長安向皇上父親、太子哥哥告狀,但都被竇誕勸住了。

“王爺!小不忍則亂大謀!小不忍再亂大謀啊!”竇誕說,“何況,沒王爺什麽事,不更好?”

李元吉此次本不想來。不是他不願意出征,而是不願意和李世民出征。如果和太子李建成出征,他倒是一百個願意,他也想在戰場上立功,也想雪失去晉州的恥。

在李世民用嘲諷,譏笑,不屑語氣說出“這兩個地方給你來收復”時,他差點賭氣說好,還是那竇誕不停給他使眼色,才讓他沒有說出口。過後,他一想起來就後怕,如果自己真賭氣說他來收復,李世民會不會趁機答應,然後讓他死在戰場上?李元吉一想到這些,就嚇得不敢再往下想了。

李元吉越來越怕李世民了,怕裏帶著恨。不過,這種帶著怕的恨,帶著恨的怕,讓他成了這次出征最可有可無的“副將”,他只是跟著大部隊,任李世民安排調遣,李世民讓他做什麽,他就做什麽。他不想給自己找麻煩,更不想給自己找危險,特別不想給李世民處掉自己的機會……

好在李世民根本想不起他,他也樂得逍遙自在。

攻打硤石堡和千金堡,一切都像羅士信預測的那樣順利。在他帶著人去強攻硤石堡時,那守硤石堡的鄭軍傻眼了,明明說唐軍不會來攻打硤石堡,很安全,怎麽倒不安全了?

原來,王世充在唐軍出征洛陽時,便說唐軍去洛陽會經過千金堡,一定會將千金堡當首個攻打目標。因此,還將周圍好幾個地方的兵力調到了千金堡,重兵把守,嚴防死守。而對硤石堡,王世充覺得根本不可能去。

硤石堡和洛陽不順路,且位置偏僻。因而並沒有安排多少兵力防守。羅士信率兵突然出現,打了硤石堡守軍個措手不及,守軍根本沒來得及反抗硤石堡就被攻破了。

硤石堡被唐軍攻破的消息傳到千金堡時,千金堡的守軍也傻眼了。

“奶奶的!他們繞到那裏去了,定是知道我們這裏有重兵把守,不敢攻打!”

千金堡守城將領既失望又慶幸,失望的是,他們白白準備了;慶幸的是,他們可以高枕無憂了,唐軍既然去了硤石堡,必定是從那邊去洛陽了,他們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