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李淵攝政(第6/7頁)

“稟告大丞相,那李靖昨日被我抓住,關了起來,此人一直以來都和大丞相作對,絕對不能留!非除掉不可!”裴寂說。

李淵大喜,還是這裴寂懂他。

“裴長史做得好!此人太猖狂!差點壞了我們的大事!馬上……”李淵正想說馬上“殺了他”,可突然又停下了,略微沉思片刻說,“本丞相現在倒想見見他,看他現在還能說什麽,把他帶到這裏來吧!”

裴寂答應一聲走了,他知道,李淵這是要在李靖面前炫耀了。李淵隨後又吩咐人將李世民、李建成都叫來,看他審李靖。

李淵想起李靖的時候,李世民正在為找不到李靖而著急。一入長安,李世民便派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尋找李靖,可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就在他加派人手,繼續尋找時,有人來報,說丞相府的於、顏兩位記室帶信過來,說李靖被裴寂抓起來了,正要送去武德殿,大丞相要問話。

“什麽?李靖被裴長史抓住了?”李世民大驚,暗叫不好,這李靖被裴寂抓住了,還能有個好嗎?

李世民正和長孫無忌商量,怎麽為李靖說情時,丞相府來人了,讓他們去武德殿。李世民和長孫無忌,一起向武德殿走去。

到了武德殿,李世民發現給他帶信的於志寧和顏師古也在。於志寧和顏師古被李淵任命為大丞相府記室,看到李世民後,不停地使眼色,意思是李靖兇多吉少,讓他一定要想辦法救他。李世民沖他們點了點頭,意思是讓他們放心,他會盡全力救李靖的。

這樣的帥才,李世民怎麽可能不救?在如此關鍵時刻救下李靖,李靖能不感恩戴德,唯自己馬首是瞻嗎?

帶著枷鎖的李靖被帶了上來,雖然衣衫襤褸,身上血跡斑斑,但他的眼神裏卻全是堅毅。這是李世民第一次見到李靖,不禁在心裏暗叫一聲“名不虛傳”!

“大丞相在上,罪人李靖拜見大丞相!”李靖雙腿跪下,施禮道,嘴裏說著“罪人”,但聲音卻不吭不卑,完全不似一個“罪人”。

“好個李靖,你不是棄郡而逃,告本王謀反嗎?怎麽現在成了這副模樣了?”李淵嘲笑道。

“稟大丞相,那時候,大丞相是太原留守,罪臣只是出於責任,在覺察出大丞相有謀反之意後,才想著要找皇上告發的。大丞相應該明白,這本無錯,這是臣子的職責,身為大隋之臣,忠君忠於朝廷,是罪臣的本分!”李靖說完,擡頭看了看李淵又說,“何況現在看來,罪臣當時的覺察完全正確!”

李靖的話讓李淵有些啞口無言,無話可說,非常尷尬。幸好裴寂沖上去,幾句話就為他解了圍。

“好你個李靖,都這時候了還嘴硬,忠君忠朝廷?那麽多起義軍,你為什麽不去鎮壓?反而棄郡而逃?這是忠君嗎?忠朝廷嗎?哼!就憑你這棄郡而逃的做法,也該被斬首!”

李淵被裴寂的話點醒了,怒喝道:“把李靖拉出去,斬了!”

聽到這樣的話,如果是別人,一定會慌神,一定會破口大罵,抑或跪地求饒,可李靖沒有,他臉上依然沒有絲毫懼意,更沒有慌亂,只是一臉平靜地說:“大丞相除暴平亂,安撫天下,罪臣很是佩服!此時正是大丞相用人之計,罪臣李靖為政為軍多年,有些薄名,大丞相應該用得上。何況,若此時殺了罪臣,罪臣死不足惜,可傳出去對大丞相的威名絕對有影響。大丞相說是因罪臣‘棄郡而逃’所以該斬,可不知道的,還以為大臣相是個因私人恩怨而報復的人呢!”

在場人面面相覷。

李世民在李淵說出“拉出去,斬了”時,就想說話的,可又想看看李靖的反應。李靖的這番話一出口,李世民便在心裏為他叫好了。且聽出李靖有投靠之心,便急步上前道:“父王息怒,李靖所言即是!雖然他當初聽信讒言,可念及他對朝廷一片忠心,也能帶兵,倒不如暫且留他一條命,讓他戴罪立功!”

李淵猶豫著。此時,於志寧、顏師古也站了出來,紛紛向李淵求情,說殺了李靖也就殺了,可若留下他,讓他為大丞相效力,不更好嗎?

李淵見這麽多人都給李靖求情,且對李靖的能力也一向認可,就想,這樣忠君的人,如果收為己用,對自己也這麽忠心,不是更好嗎?於是轉頭問裴寂:“裴大人,二郎他們都在為李靖求情,你意下如何?”

見風使舵慣了的裴寂,見李世民在為李靖求情,且李淵的話裏也有放李靖一碼的念頭,自己再一意孤行,真殺了李靖也倒好,若李靖的命還是被保下了,那自己可就有麻煩了。於是也就借坡下驢。

“臣覺得既然如此,倒不如先饒他一命,看看他的表現再殺也不遲!”

李淵點了點頭,確實,因那點事殺了李靖,顯得自己太過小氣。既然這麽多人在給李靖求情,自己也有個台階下,倒不如順水推舟,饒了他,也落個心胸寬闊的好名聲。於是便說:“李靖,這麽多人為你求情,那本王就暫饒你一命,在二郎那裏任幕府吧!不過記住,你的命最終能不能保住,就看你接下來怎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