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投契(第2/2頁)

呂方此時已經逐漸從方才剛看到這份折子的驚喜中脫離出來了,他壓下心中的歡喜,擺了擺手,讓跪在地上請戰的將領們站了起來,沉聲道:“軍國之事,幹系重大,不可倉促行事,待日後再做計量,今日便到這裏吧!”說到這裏,呂方便站起身來,下面的部下們趕緊躬身行禮,待到呂方由堂後離去方才站直了身子,雖然心中還有些疑惑,可也不好當旁人向駱知祥詢問,只得紛紛離去。待到眾人離去後,駱知祥方才出得堂外,正要回家,卻被一名親兵攔住,道:“推官且隨某來,主公有事相招。”

駱知祥猜想是關於自己那帛書的事情,趕緊尾隨那親兵,沿著廊橋一路到了一處院落外,那親兵站在一旁,示意駱知祥自己進去。駱知祥進得院來,走到正屋門口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了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激動,高聲道:“下官駱知祥求見鎮海軍節度呂相公!”

“駱先生何必拘禮,且進來!”呂方笑道,從堂內走了出來,此時身上已經換了衣衫,不再是那件紫色官袍,而不過是見半舊圓領袍衫。他伸手把住駱知祥的右臂,延請進屋道:“方才居公時,不得不如此,現在在某家私宅,駱先生大可自在些。”說著便領著駱知祥進得書房,便要請其坐下,駱知祥還要推諉,卻被呂方強自按著坐下。

呂方和駱知祥分賓主坐下,呂方面容一整,指著放在一旁幾案上的帛書道:“某家少時貧苦,曾為人田客,深知稼穡艱辛,農人苦作一年,除卻稅賦、蟲鼠、種子,所獲無幾,稍有水旱,便是糟糠不厭。起兵之後,指望能打下一個清平世界,至少能致一方太平,讓百姓稍得休息,可呂某的官是越當越大,手下地盤和兵士也是越來越多,可百姓的日子卻沒有絲毫改善。呂某每次想到這些,也是夜不能寐,今日得見先生的折子,才有撥得烏雲見日的感覺,還請先生不嫌呂某愚鈍,不吝賜教。”說到這裏,呂方捋起袖子,拜了一拜,兩臂裸露的肌膚上到處都是昔日在呂家在當田客時留下的疤痕。

駱知祥忙不叠起身讓開,不敢受呂方那一拜,呂方卻是堅持躬身下拜,肅容道:“某家這一拜卻不是自家下拜,乃是代表兩浙萬民下拜,若是先生折子中所言之事能成,便是能造福兩浙百姓百代,何諦萬戶生佛,只怕千百年後也要受人香火供奉,呂方恰逢其會,自然也能分享一二,既然如此,先生此時受呂方這一拜又有何妨!”說到這類,呂方強自將駱知祥按在椅子上,才退到一旁鄭重其事的躬身拜了三拜。

駱知祥沒奈何,只得受了呂方三拜,心中更是激動之極。自古以來,聰明強毅之士,最大的渴求不過是不朽,是以自古帝王無有不修建規模宏大的陵墓,世代祭奠,更是把盜墓列為何殺人一般的重罪,以求不朽。可是一旦王朝更替,前朝王陵便淪為了泄憤和劫掠的對象,末代王孫更是一個個隱姓埋名來苟全亂世,其不朽也就成了奢望。可是像為後世百姓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例如戰國時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使得四川成都平原再無旱澇之災,百姓不知饑饉,後世稱之為“川主”,代代祭奠,這也是一種不朽了。呂方方才所言所行,自然觸動了駱知祥心中的隱秘之處,的確,如果他心中所想之事若是能成,讓兩浙之地無旱澇之年,百姓無饑饉之災,自然香火供奉,後世傳頌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駱知祥站起身來,挺直了胸膛,平日總是有些佝僂的身材無形之間也高大了不少,對呂方拜了一拜,朗聲道:“明公如此相待,知祥若不盡心竭力,將此事辦成,日後定然死於非命,死後入不得宗祠!”他此時心情激蕩,居然發下如此毒誓,古人對於宗法之事看得極重,若說不入宗祠,已是無以復加的毒誓了。

到了此時,駱知祥從懷中取出一份地圖來,攤開在呂方的面前,他這副地圖乃是臨摹自呂方那副從前世而來的旅遊地圖,雖然詳細程度和精密程度還是有許多差距,但在唐末已是天下少有的精密輿圖,他便指著地圖對呂方一一講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