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投契

“趙賊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此等惡人,豈能縱其逃脫,某願為先鋒,定斬得此獠之首,獻與戲下,望主公恩準!”一名將領站了出來,斂衽下拜道,高聲道,年青臉龐漲得通紅。

“末將亦請為先鋒!某願持兵先行!”節堂中頓時響起了一片請戰聲,呂方麾下的軍官團作為一個集體來看極為年輕,許多人三五年前還不過是個二十多歲的大頭兵,眼見得有人跳出來,趕緊一擁而上,只見頓時堂上跪倒了一片。

呂方臉上卻還是淡淡的,沒有什麽神色,仿佛沒有看到堂中情景一般,只是看著放在案前的一疊帛書,過了良久,跪在地上的將吏們也覺得不對,擡起頭來窺看主公的舉止,他們雖然不敢在節堂之上私語,可還是互相交換著眼神,想要知道呂方到底在看什麽東西才這麽出神。

“駱推官,這折子中所言可都確實?”呂方將那帛書翻閱了兩三遍,方才擡起頭來,視而不見眼前跪的滿地的將吏,直接詢問站在旁邊的駱知祥道。

駱知祥聽到呂方詢問,哆嗦了一下,上前應答道:“句句屬實,下官豈敢虛言誆騙相公,下官在兩浙為官多年,歷轉司工、司田、司戶、司倉諸曹,這些東西要麽是來自官府中的圖冊賬簿,要麽是這些年來下官與屬吏親自調查所得,若有半點不實之處,請相公重重治罪。”

呂方聽到這裏,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道:“很好,駱推官你做得很好,你好好做,勿憂不富貴。”說到這裏,呂方指著那帛書對堂上眾人道:“列位,若鎮海軍中人人皆如駱推官一般,我呂方又何憂外敵不破,大事不成呢?”

“下官微功,得主公如此贊賞,實在是愧不敢當!”此時的駱知祥低垂著腦袋,腦門上全是汗,雖然他沒有擡頭四顧,可也能感覺道節堂上眾人聚焦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這滋味可是難受之極,目光中的含義更是讓他有些膽怯。呂方平日行事也算得上“寬厚”,待屬下幾個重臣也十分禮貌,但在眾將吏面前這般誇獎也是頭一樁,有些人心中暗想:“這駱知祥既無披堅持銳,破陣斬首之功,也無出謀劃策,運籌帷幄之勞,充其量也不過是個拿著算籌的小吏罷了,和商賈一般的人物,卻蒙得主公這般誇獎。”一個個心中不由得暗生嫉妒。

“兵法之道,第一就是足食足兵,國無積蓄則不為國,軍無積蓄則敗,駱先生你這折子中所言之事,正是點中了某家的痛處,怎麽獎賞也不為過。”呂方說到這裏,臉上已經笑容滿面,口中更是不再以駱知祥的官職相稱,而是以先生稱呼。自從他地位日高,威福自專,平日居養體,移養氣,不知不覺中臉上總是一副高深莫測的表情,像這般笑容滿面的樣子,除了呂淑嫻和沈麗娘外,見得著的也就是陳允、高奉天、王佛兒這幾個老資格的部下罷了。堂中眾人看在眼裏,心中不由得更是暗自吃驚,越發對此時呂方手中帛書中的內容好奇起來。

駱知祥見呂方對他如此相待,心裏也不由得一熱,他在兩浙州縣歷轉多年,所任的多是司工、司田、司戶等州縣屬官,對於唐時兩浙的基層行政經驗和弊病所在清楚之極,用現代的話說,他就是體制內部的訓練有素的行政官僚的代表,這種人物由於通曉世情,又富有行政機構的工作經驗,由他們提出的行政改革措施,不但切中時弊,更難得的是這些措施往往有很高的可行性,要知道指出行政機構的弊病很簡單,而做出有建設性的改革確實千難萬難,歷史上許多改革往往是不改還能維持,越改越糟糕。所以唐宋時,有“不經州縣,不入台閣。”的說法,選拔出來的以宰相為代表的中央官僚們不但在官僚系統裏有崇高的威望,更有豐富的行政經驗,不會瞎指揮,這樣才能有效地維持中華帝國這麽龐大的一個機構的正常運行。駱知祥作為這樣一個人,在田覠麾下時就在宣州做出了很不錯的成績,當時宣州有在淮南諸州中有獨強的名聲,幾乎可以與廣陵分庭抗禮。可是有諷刺意義的事,駱知祥的工作成果反而提供了田覠反叛的物質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助長了田覠的野心,最後當駱知祥反對田覠將自己工作的成果全部投入擴軍備戰,而是進一步對宣州進行開發的時候,他也就失去了自己主君的信任和寵信,被當作一介信使派到呂方這裏來借糧。而當他現在又一次拿出自己的計劃呈獻給呂方的時候,他也做好了被再次貶斥的準備,畢竟他這個計劃要投入的資源之大,駱知祥自己是最清楚的,這也就意味著鎮海軍一切對外的軍事行動都要立刻停止,甚至還要裁退一部分現有的軍隊,在如今武人經國的時候,任何一個官吏提出這樣的建議,幾乎可以說是要冒著掉腦袋的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