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又決(十)(第2/2頁)

相繼出過兩位數以上的三公和丞相、大將軍,以及數量不菲的後妃。而諸如史上的名臣大家王導、王異,王羲之、王獻之,乃至時代較為接近的王建,王翰、王禹皆出此族。

當然了,在歷史車輪所碾壓而過的滾滾大潮之下,無論是太原王氏還是瑯琊王氏,現如今都已經是灰飛煙滅的過去式了;

尤其是歷經百年的戰火喪亂之後,作為初代北伐當中對抗最為激烈的三大戰場之一,昔日淮山第一強藩的青徐鎮治下幾乎是被燒掠的十室九空;又通過後來淮鎮初立的不斷移民填戶之後,可以說是早以及物是人非而換種過好幾茬了。

唯有這些顯赫家們和姓氏的成員,所留下點點滴滴存在過痕跡和故事,還以殘存下來的名勝古跡的形式和外在,繼續在當地口口相傳的慢慢流傳下去。

瑯琊山上有秦始皇東遊登此,建瑯邪台和石碑,也有許多歷代名人雅士的追附題刻,現在則顯然要加上我的手筆了。比如在望海告天的高台上做一些羞羞的事情,而愈發不可自己。

只是到了我的位置之後,閑暇和歡愉的時間也不見得能夠維持多久。

首先是高寵代表所部接受了我方給出的條件和建議,暫時保持現有的軍號和建制不變,以相對獨立的友軍身份繼續接受補充和援助,然後就近駐守河南南部到山南東道之間的地區,作為變相的緩沖和屏障。

等到淮鎮梳理好河南都亟道的大後方之後,再進行下一步的訓練和整編事宜。

其次,都亟道境內有一個新發現的狀況。

就是在那些洛都城苟延殘喘的殘余遺民當中,居然發現了足足有數千名的北朝舊屬官吏,只是他們眼下都過的十分落魄,而形同餓殍一般的依靠給駐軍幹些最低賤的苦力活計,才能苟延殘喘的堅持下去。

據說原本洛都城中直接或事間接,為北國朝廷服務的朝臣和官吏實際上超過數萬人,而各種連流外品的名目和正式編制都沒有的各種非經制吏員,就數量更多了。

但是經過兩都北伐的喪亂和人口的損失,再加上後續的饑荒、瘟疫還有況日持久不退的水患,這些北朝舊屬的官吏也是相繼死的死,逃的逃,還有點分量的都被最終攻入洛都的北伐軍,給抓走送到南方去獻俘了。

因此,最後只剩下這些身處最下層數量不菲的小吏和目付們,因為大多數實在無處可去又人無所投奔,或是有著種種羈絆,而只能留在地方上改做他業苦苦掙紮著;其中又相繼因為連年不絕的饑餓和疾病、瘟疫、以及不堪勞作而相繼死了好多人,時至今日已經是十不存四五了。

剩下來得以苟延殘喘至今的人,也已經被各種生活的苦難與困頓,給折磨的沒有任何脾氣和想法了;對於淮鎮願意有限招攬他們而另作他用的打算,幾乎是歡呼雀躍的倒笈相迎了。

對我來說,這些人固然因為歷史遺留問題,不能直接派上政權當中的正式崗位;但是用來作為基層普及和推廣教育啟蒙的師資力量,還是可以派上用場的;起碼最基本的書寫和數算是不成問題的。

……

廣府,開始進入相對涼爽的季節了。

而在首山宮的奉安殿中,大相國的心情卻是像著這黯淡的天色一般的陰郁難當。

事實上,他只要一聽見北面的消息,就不免有些患得患失的心情冒出來。因為這代表的基本都是壞消息,已經更壞的消息和變化,以及最壞的噩耗。

但是身為這個國家的掌控者,他又不得不去面對,好在總算有一個不那麽糟糕到額消息。

“王端帥所部七千人,已經抵達漢水以北的樊城了……”

“開始就地收攏四散的軍民百姓。所得近萬人……”

“此日,馬不停蹄的連破大小亂軍七部……”

“斬獲兩千而收俘八千有余……”

“自此襄陽附近的山都、中盧各縣皆傳繳而定……”

抱歉,思路卡住了不在狀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