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滄瀾(八)

深邃幽長的藍田峪,戰國中期,爆發楚戰六國的藍田之戰的舊址,再次沸騰起來。

臨峣山腳下沉寂荒廢了許久的古舊關城,又一次被兵鋒綿連而戰火四起所包圍著,橫七豎八的屍骸,幾乎填平了一路曲折層疊的溝壑和深壕,而一直延伸到了壘土包磚的墻根下。

隨著殘破的光墻上最後一枚噴射而出的鐵球,在遠處的幹硬土地上濺起一大蓬沙石,又滴溜溜的彈跳而起,而打在最後一隊猶自留在戰場上的騎兵當中,頓然人叫馬嘶的貫倒擦翻了好幾騎,而驚得余下騎兵急忙拍馬四散逃遁而去。

然後在城頭上不由的掀起一陣歡呼的聲浪來。雖然他們依舊傷痛在身,且滿臉的疲憊不堪,但是卻是用盡最後一點兒氣力站起來,對著敵軍敗走的方向,做出各種。

因為,橫掃西北數道而在關內入入無人之地的西軍,一貫無往不利的兵鋒,終於在這裏被狠狠的挫斷了;雖然在這裏倒下的大都是他們收編而來的雜流人馬,但是也因此暴露出了這些弓馬嫻熟的西軍輕騎,在稍微像樣一些的城壕和墻壘面前的無能為力。

尤其是在火器據守的城壕面前,那是很有些來多少死多少的意味了。只可惜,他們手中所能掌握的子藥也不多了。畢竟,相比武關、蕭關、大散關這樣的雄城名關,這裏只是後方的二線關隘,南方又有商州重鎮武關作為雙重保險;

因此,當初身為關內節度留後的高寵,放了一只建制殘損過多的人馬在這裏,利用原址的地形築寨重設關隘,也只是為了防止來自關內的盜匪流竄,或是其他勢力的人口潛越而已。

因此,駐留當地殘損過半的三個營頭,在人員補給和器械配備上,也是遠遠落後於關內道的其他幾只兵馬,更別說是火銃和炮這種稀罕物了,許多人手中還是用著昔日神機軍所遺棄下來的裝備,而顯得有些雜七雜八的不怎麽規整。

就連關墻上所使用的炮,也是因為太過笨重而暈倒附近發生了傾覆,直接毀壞了裝載的車具,而不得不被暫時留下來裝在上位修起來的關隘上,充作某種威懾,但沒有想到今日居然能夠得以派上用場。

至於所使用到的子藥,那就更不用說是五花八門的額基本有什麽就用什麽的來者不拒了;

當然了,於他們這些銃兵和炮手而言,使用的火藥來源和品質,自然是也有三六九等之分。

最好的來源無疑是淮(制黑火)藥。無論是作為小鬥量升的炮藥,還是角裝的銃藥,都是顆粒均勻細膩,煙薄火大勁頭足的尚好子藥,只可惜在價錢上實在是一分錢一分貨的貴了些,十斤裝的這麽一小桶,從沿著淮水上遊從山難道的大後方,層層轉運過來之後,就要作價五緡錢了。

其次是劍南之地仿制的蜀(制火)藥,又蜀北諸多鹽場的工藝和匠戶作為底子,雖然顆粒要粗上一些,在成色和至少能夠模仿上八分,但是產量和制取規模上就有些不敷所用了,而只能專供幾只與蜀地關系密切的軍隊。

再則就是江南諸道以備賊為由,相繼收集地方上硫磺硝石木炭配方而自產的,其中成色殘差不全的有好有壞,品質也隨著批次而有所波動著,但是至少直接拿來還是可以打得響的,只是用藥量上的細微差別,就需要自己來慢慢掌握了。

但是總體上價格又比蜀藥低廉上許多了,其中成色最為穩定,無疑就是荊南所制備的荊藥,因為是當年身為中路軍主帥兼王端臣,親自過問和督辦的結果,又有荊襄之地的水陸通衢和物產匯集之利,所以制取出來的火藥規模較大而批次差別很小。

而最便宜的無疑是江西道所產的贛藥,甚至只要四、五十錢一斤。因此,這也是北地各鎮將帥,私下各顯神通走通門路和手段所的采買大頭之一;

而最次的,無疑是國朝費了千裏之遙,而從江寧方面輸送過來被稱為廣(制火)藥的制式子藥了,畢竟若是鉛子不合規整的話,尚且可以打磨或是融了再鑄,可落到火藥上的問題這就麻煩大了;

也不知道是生產制備工藝的問題,還是沿途輸送保管不善的緣故,最後拿到手的廣藥,普遍存在受潮、板結之類狀況不說,還混入了許多沙礫和積灰,居然要篩過幾道才敢放心使用。不然就會有悶燒膛、啞火之類的毛病和概率了。盡管如此,還是有著煙大刺鼻熏眼,動靜大而火力道小諸多毛病。

但是因為是相對量足穩定供應的軍需品,基本不要將帥們自掏一個子兒,因此也只能捏著鼻子接受下來,權且作為銃兵們日常訓做的輔助子藥。

然而,後方補充過來的火器裝備,同樣也是五花八門的極近豐富之能,堪稱是國朝軍工產業和各大營造世家,近數十年來在朝廷督辦和催逼下各種腦洞大開的各色奇葩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