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歸遠(十八)(第2/2頁)

因此,在這種迫在眉睫的,無論是浙西的豪族,還是浙東的財閥,都不得不捐棄前嫌而攜手起來,且做那抱團取暖之舉。以努力擺脫將來失去了渠道和來源而只能坐吃山空的可悲命運。

雖然,內地還有寧總管的下轄可以關照和支應一二,但是這些內陸地方飽經戰患之後,能夠提供的資源和物力已經是相當匱乏和有限了,更兼民窮地弊,人口有限,反而還需要後方的額外輸供和扶持,才能面前維持駐軍的日常所需,而不至於淪為流逞殘民之師。

因此在窮極思變之下,他們不免對於格局相對穩定得多,又在北方開拓了諸多海外飛地的淮鎮,開始寄予了各種厚望和企圖了。至少得益於昔日的淵源和長期往來的交情,作為羅氏大宅傳統關系戶和盟友的他們,在淮鎮境內其實不無基礎,甚至還破格被允許置辦了一些產業。

既有這麽一層關系和先手在,自然就要打蛇隨棍上的徹底和充分的利用起來了。而原本需要避嫌而低調避居在家的陳夫人,也被重新請了出來,勉為其難的捎上書封書信做引子,又奉獻了一大筆淮鎮所需的物資算是敲門磚,這才恰巧和剛好的趕上了淮軍北征遼地,以及善後處置的些許東風。

雖然作為外來者,無法參與到那些淮鎮掌握和管控的大宗民生商品和特殊資源的經營當中去,但是哪怕是對其不大看得上的一些次要產業和行當,進行拾遺補缺式的撿漏,或是在一些比較高端的奢侈品和特產經營上,相比同為競爭對手的其他外來勢力還是大有可為之處的。

再者,就是乘著昔日一手遮天的東海社,就此勢力大幅消退的機緣,及時填補上東海各地所留下的空白,乃至直接建立直達北地的渠道,而不用再像過往一般多層面的受制或是假手於人了。

光是從利潤和成本上的一進一退,就足以讓這些商會名下許多蕭條凋敝的產業,重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來。更不要說掌握了渠道之後的種種好處。雖然不敢和淮鎮主導的源頭和上遊較勁,但能夠掌握下遊的分銷權也是極大的裨益。

此外,他們這一次前來,除了乘著形勢開辟一番北地的新市場和渠道的同時,也未嘗沒有在國朝暫且不能指望的情況下,借外力乞師於淮鎮的意圖。哪怕些許稍微的借兵,將沿海那些尚未淪陷卻不免人心浮動的城邑,給暫且鞏固和穩住了也好啊。

因此在諸班事物都有求於人的情況下,姿態能夠放得多低就有多低。或者說是對淮鎮提出的要求和建議,各種竭盡所能而有求必應的單向蜜月時期。

比如作為淮軍輸供物資兼免費提供運力的添頭,他們甚至從兩浙的地盤內,自費募集和捎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民戶,而且大都是正當壯年的男女,又有相當比例來自嶺外活不下去,或又是失業的匠人和資深農人,其中甚至不乏來自一些昔日官辦、軍造的編列人等。

至於國朝有關方面的禁令和管制,那又是什麽東西,能夠大的過他們存亡的切身利害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