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反動(十六)(第2/2頁)

作為淮東一系列新技術積累的產物和特色,就是都是清一色實現了銅鐵雙身嵌套自緊,螺旋栓閉的後裝炮。

只是因為具體工藝較為復雜而部件頗多,對於炮身材料的要求也甚高,因此以每個月出產的合格品率,總數加起來也不過浮動在二三十門之間而已。

而且其中相當部分的比例是要直接劃撥給水軍方面,作為新式內河車船和外海新造的快速海巡船的火力裝備。

至於六寸以上重炮的序列,大多數還是在沿用當初從扣留的水師船上拆卸下老的老家什,前裝後裝皆有而制式也比較雜,主要布置駐留在一些樞紐和要點上。

此外,還有一些編在半數主戰營序裏的小編制炮隊,則配備得只是設計和操作同樣簡單,兩寸以下的前裝實彈/散射小炮,已經專打噴子的轉輪大銃而已。

不過這些有過簡單操炮經驗的軍士,也等於是未來炮兵增擴的潛在候補和預備力量。

因此,相比馬步水工淄等其他飛速發展的兵種,淮東炮兵建設和力量擴充,還只能處於緩慢積累的過程中,只能先訓練好足夠的人手,再慢慢等裝備的階段。

這一次為了在軍前行事的需要,就先後差遣出了兩個炮團來,如今統一在都尉杜疏朗的麾下,至少有大小炮二十三組,約長短六十七門;合計在編的炮卒五百五十七員。

此外還有各種用來挽炮拉車,拖運輜重的大型牲畜四百余口,其中挽拉炮車和彈藥的則是清一色的標準軍馬。

外加負責挖壕修壘,協助搬運和裝填彈藥、清洗炮膛,回收球彈、照管牲畜,以及炮車修理和維護等雜役,形同候補編隊的工程輜重大隊三百人;最後還有兩百名額外配屬作為護衛武裝的白兵、銃手。

幾乎抵得上虞侯軍兩翼裏大半個炮營的建制,或是一個標準防戍營的軍額了。

因此,如此之多的炮火集中起來,一次齊列發炮就幾乎可以在正面,打爛打散至少一團北軍的密集陣列,或者說,在正面對陣的野戰當中,還沒有人能夠承受兩次以上的集中打擊,而毫不動搖和退避,乃至士氣崩落當場潰散的存在;

當然炮車本身的轉向和行進速度,以及發炮的間序和頻次也是明顯硬傷,也最怕騎兵或是松散輕兵的近身突入。

故而每一次幾乎發炮的陣地,都是在布置完成的空心大陣保護下,以裝滿散彈的小炮和白兵線列為近身掩護,才能放開手腳肆無忌憚的發威起來。

只是在這都亟道的戰場,這樣痛快殲敵的幾乎也並不多,特別是在有眾多友軍在側的情況下,只要敵軍被打擊的稍稍露出頹勢和動搖,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發起沖鋒和反攻之勢了。

用後世某種網絡術語而言,就是搶人頭搶的飛起,而讓他們除非是聯通友軍一起炮轟,否則是沒有多少盡情發揮的機會,一直處在了某種意猶未盡的狀態當中。

而這一次淮東脫離友軍獨走,而圍魏救趙式的主動出擊作戰,卻讓參戰以來一直覺得缺了點什麽的杜疏朗,嘗到了某種盡情釋放的快意滋味,和長時間繃勁身心高度警惕遊走於生死邊緣,而不能言述的酣暢淋漓。

這才是炮軍的用法和發展方向,許多戰術細節和經驗心得,幾乎是都在這種生死一線的情況下,被強逼出來的。

最危險的一次,是一小隊殺穿了充作右側屏護的防戍營陣列,並且沖散擊潰了其中部分人,而徑直驅趕著用到了他的炮壘陣地上。

然後在一片慌亂和憂急當中,作為主官的他身先士卒的親手推動,並拉發了一門裝滿散彈的小炮,將突入的敵騎和他們追逐的散亂友軍,一起籠罩在近在咫尺的鉛雨當中。

在將這些敗退下來的防戍兵驅趕回原地的同時,也將散失的士氣和恥辱感,重新帶回和降臨到他們的身上,與這些炮隊的輔助人員一起再次守住殘缺的陣列。

這也是他第一次失去正編炮組成員的經歷。

而另一次,則是在洛渡外圍的據點——硤石堡附近,一只乘夜埋伏潛襲的敵軍,在行進炮車隊伍靠近之後,試圖用投擲的燃燒物來摧毀他們,最終造成了至少一個炮組的損失,以及兩門炮被不得不拆毀掩埋的結果和教訓。

所以現在的炮團成員,除了能夠操炮放炮之外,也要能夠滿足在萬不得已之下,近身戰鬥放銃和插刺肉搏,拒敵於陣中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