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悵懷(三十二)(第2/2頁)

當然,是包括依照周禮的卿士大夫多級位階,層層分封下去的世臣、家將、部曲、國人,以及新老歸化民在內的大致數字。

如果加上當地馴熟的土戶和藩奴之外,或許還會有所增長。

不過,放在曾經歌劇林立的中原大地上,也並不算如何突出,甚至也還沒能超過當初,全盛時期號稱淮北第一的青徐鎮,舊有的格局和規模,當然底盤和控制力除外。

由此可見戰爭對於社會生產力和人口的慘重傷害。

當然了,淮東治下這些人口基本指的是,通過當初的軍事編管和恢復基層行政建制後的,而通過相對嚴謹的戶籍制度,直接可以有效管理下的人群。

主要是因為三區制度的存在,在逐漸縮小的第三類區域內,應該還有一定因為地處偏僻或是其他原因,而尚未納入登記和管理的隱匿和流亡人口,不過相應數量以及不會太多了。

差不多是十口養一兵的比例,並不算是正常的情態。

只是因為後方的長期輸供和本家全力投入的海貿之利,才逐漸維持和穩定下來,勉強有了初步自足的能力。

因此,還明顯缺少時間積累的底蘊和基礎,很容易受到外部變數的沖擊和影響。

而這些戶口比例中,其中除掉占據大半數的婦孺孩童,以及極少量的老人之外;剩下的幾乎都是十六歲到四十五歲之間的青壯年。

不過,就算有這麽多的青壯年,也不是想玩戰略遊戲一般,點選幾個數字或者鼠標一拉,就隨隨便便就可以全部集結和動員起來,並且隨時隨地的就能派上用場的。

除掉維持地方日常秩序所需人手和各地屯點農莊,礦山工場的基本運作,必須勞力的基本配額外。

余下能夠隨各級政權機器,和地方簡單的兵役系統,全力發動起來的,大概只有靠近前線的沂、鄆、徐數個州內,約十萬左右的青壯年。

而這些人中也不見得,都能符合兵役的要求,大多數也只能承當後勤方面的輔助役,以及相對短期的輪流征集。

只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部分人員,在日常半脫產式或是在農閑季節的短期內,受過簡單軍事訓練的人,才可以作為前線部隊的潛在後備役和補充兵員。

然後,還要從後方二三線的守壘、巡防等日常勤務做起,逐步適應軍隊集體的操訓、次序和節奏之後,才能考慮填充到前線去派上用場。

其他的人員,除非實在迫不得已,或是最後的危急關頭,絕不會形同變相謀殺式的,將他們輕易送上戰場,充當舊式軍隊裏炮灰一般的角色和用途。

畢竟,淮東治下還是傳統的農耕外加工礦的,集體集約化經濟結構,過渡的成分和權益性質較多。

實在不能和塞外那些遊牧射獵一體的草原部族,每年冬春都是生死兩重天的殘酷自然淘汰下,只能玩一波流的脆弱遊牧經濟結構,比賽所謂的動員效率。

而比起北朝或是國朝大梁,產業化的礦山工場加上官營農莊/勞役營這樣的模式,整體動員調集起來雖然有先天的組織效率和優勢。

但不意味著我就能心安理得的,學著二戰賭紅眼的鬼子國那樣,直接拿各種需要時間和周期才能培養出來的熟練工,送到戰場上去填戰壕做炮灰。

而收納編管安置的人口的上限越高,政權組織的層次越多,動員起來的周期和耗費也就越大,這卻是現有體制下無可奈何也不能避免的事情。

各種新來源的人口,也意味著淮東治下的人口成分,進一步的復雜化和多樣化。從短期來看無疑是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但從長遠看卻是不無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