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再編(第2/2頁)

而銃隊和射聲隊,則統一換上某種簡易式的帛甲,也就是船帆用的厚布,剪裁成的馬甲式外套,對於遠處的箭矢和普通刀劍,有一定防護能力,其他配備不變。

雖然新舊不一,但是至少足夠防護,老兵多一雙護肩和下擺,士官還有諸如護心鏡。前擋等金屬貼片的加強。

至於原本的皮套子或是半身鑲甲之類,雜七雜八的護具,都淘汰給了輜重隊之屬。

最後編成白兵隊四支,矛隊五支,射聲隊三隊,銃隊六隊,共計兵額兩千出頭,其中每個兵種都有一個重點隊,也就是熟練士兵過半的特別隊,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拉出一部分人來,獨立擴充成新編制。

而直屬序列的教導隊,編制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優先補足人員,依舊是全部以馬代步,只是大半步戰,少量馬軍而已,格外加強了斥候的力量而已,穿的是半身胸甲,人人都配給單發或是雙發的短銃,或是一具手弩。

標兵隊則被有限的加強,從其他隊裏抽調一些熟手,按照矛手,白兵,射聲和銃手混合編制,成一個示範性的百人戰團,然後將唯一新置的炮組,也配備其中,算是我以火器為核心的新式戰法、戰術,第一試驗部隊,繼續存在著。

在此之外,我又另設一部,充作後備人員兼輔助役的預備營,用來安置那些不夠合格的留用人員,在大概八百人的預備營裏,只有少數人有護具,其他都是無甲簡單持兵而已。

只是為了擴充和裝備他們,我所付出的代價也是不小的。

不要說其他的光是這些人馬,在路上人吃馬嚼的維持費用,每天都要流水一般的花掉上千緡金錢,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夠從糧台和其他途徑,得到實物形式的補充,其他的就得我自個來掏腰包,來維持日常了……

說實話騎在高過人身的馬背上,看著前面成片拉長明晃晃的盔頂和彩色流蘇,我也很有些志得意滿的錯覺。

再這個亂世大背景下,果然是手下有兵,才有權柄和機遇,才有相應的安全感啊。

由於我原本設計來,作為肩章、領章和臂章的日常徽記,在戰地作為敵我階級識別的標識,實在太小了,只能日常作訓用。

因此我考慮到從大流的復古做法,用目標更顯眼的帽盔,來作為本部的戰場識別標志。

主要考慮濕潤炎熱的南方作戰需要,初步定下來兩種式樣。

一種類似西部牛仔的寬邊帆布軟帽,提供日常和輕裝行進的絕大多數需要,在塗上一層防水膠質後,就能發揮簡單遮陽擋雨的效果;是我直接找糧台大使管理下的軍中裁縫匠,按照圖樣縫制出來的。

這種帽子反響最好的居然是射聲隊和銃隊的士兵,帽子寬邊也可以為這些需要視力和眼界的士兵,遮擋影響視線的光照和提供某種蔭涼。

另一種則是類似碟型的扁邊尖笠盔,卻是在天南軍的武庫裏找到的兩千多頂,作為戰時的基本防護配置。

硬質碟邊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流到臉上影響視線,在後腦位置焊上一圈加固的防護鐵邊,墊上棉襯,再在加上幾片布,構成某種防曬透氣的頸簾。

也是實而不惠的方案,只是行進起來成群結隊的布片飄舞,恍然回到了抗日戰爭時代。不過初步配發下去後,士兵們的反應出奇良好,說是不用再當心鐵盔被太陽曬的滾燙生疼了,我也只好把這一點審美上的遺憾,暫時拋在腦後。

普通士兵的帽盔上沒有任何裝飾,而老兵和士官的身份標識,則是系在上面用不同顏色的流蘇來辨認,軍官則在帽盔多一個纓子,同樣用不同顏色來區分界別。

我可沒有那麽鳥羽和馬鬃、狐尾,來COS一下古典軍國主義的美型範兒,就只能用這種半吊子的替代方案,絲滌和染料可比這些東西好入手的多。

至於輔兵嘛,那就只有一頂雨笠了,不過可以按照雨笠上的簡單塗色,來分辨階級和序列。然後每人帶一柄長斧外加幾具短斧,或是幾只短矛,近距離投擲或是肉搏格鬥之用。

只是他們站在一起的時候,我偶爾會想起,當初玩全戰系列初代作品《幕府將軍》的時候,那種價格低廉名為足輕的可憐炮灰,對照我現在所遵從的南朝幕府,難道這真是某種歷史趣味的巧合。

於是我們這只“龍州團左”,拉出去亮相了幾次後,得到了一個相當直觀的新綽號,“帽簾子兵”。

這也就是作為雜流部隊的為數不多的好處之一,若是正規的官軍,從服裝顏色到儀容配備都有各種條條框框,卻是沒有辦法那麽隨心所欲的,充斥著個人風格和惡意趣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