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除受

雖然南朝已經稍顯出,某種老大積重的頹勢和暮氣,但是基本除授軍職的程序,還是要走一大輪的。

我得先到兵部下的慕應處,交還之前東南招討行司的腰牌憑身,然後另行登籍造冊;然後再到樞密院下屬的部門,報備出身三代,換取新的憑身文字;然後再以備選武官的身份,到總綱參事府去面授資歷……林林總總跑了好些個衙門。

因為是特任薦拔,因此一次性要把所有的手續和前後幹系,都一起做齊全了,因此比起別人要麻煩一些。

自然有專人陪同我去辦理,兼帶打點前後,幾乎沒有怎麽拖阻,辦下來也費了大半天,然後就是數日後得到準許,進入大內,殿前拜受的程序了。

到了第四天我換上身為藩子禮服,在禮部來人的帶領下,來到了老城之中名為小長安的特殊坊區,這也是我第一次踏足此地。

小長安,奠定初代幕府的南海公梁尊彝,聚北人與新龍首山下,建首山宮以奉帝統,聚而生息數代繁衍遂眾,歷代又有北方世族、相繼來投,置於其中,遂自成一地,稱為小長安。

城坊格局名稱皆仿西京故事,風俗人物多類北地,是為一處名勝。

就連首山宮,都是模仿西京長安大明宮的格局,其中許多物件和場所,甚至是直接照搬而來的。

就連朱雀和承天門大街,以及大內附近,滿是金桃和白柳的禦溝留香,都幾乎一模一樣的出現在了這裏。

讓人看起來,有一種似曾相似,又恍然隔世的感覺。當然在這裏見得最多的是春夏之交的景致,金黃深邃或是流銀飄白的秋冬景觀,就別想看到了。

經過盤查和交寄,穿過高寬數丈,深達百步的左銀台門樓,進入名為大內的禁中之後,就不能再用任何工具代步了,由一名端著銘牌的年輕宦者,挪著小碎步負責領路,繼續向內行去。

只是殿閣憧憧的大小門禁之間,少不得還得一次次的詢問和盤查,我也順帶請教其這些所見到的監門班軍來。

這名宦者倒也沒有什麽不耐或者刻意疏離,幾乎是有問必答的為我一一道來。

“他們啊,是捧日軍的人……”

“這些,是龍槍直的侍衛……”

“他們是射日都……”

“這些是龍驤騎的人啊……”

為我一一介紹沿途所見的。

直到路過一處名為甘露殿的建築群時,一群站在殿階之上,手持精美火銃的衛士,讓我多看了幾眼。

他們不帶盔或是巒兜,而是帶著蒼色璞頭,身穿束袖箭衣,外套燦銀色的鎖子背心,看起來別具一番風味。

“這是飛雲都的銃士……”

年輕宦者再次停下腳步,回答道。

“不知小公公怎麽稱呼……”

我突然對著引路的年輕宦者道。

“殘缺之輩不敢當此尊稱……”

他有些惶恐的回神道。

“將軍可喚我小曹,或是吉祥兒便是……”

曹吉祥?這個名字好像有點耳熟啊,卻又一時想不起來。

但是絲毫不妨礙我,對於這個做了大半天導遊和解說的宦者,給於某種答謝。

從袖子下塞了幾枚白晃晃的大圓章(銀寶),作為手信之後,他的臉面變得更加春光燦爛,笑容可掬,話匣子也滔滔不絕的打了開來。

按照他的說法,能夠入的大內來殿前除受的,都是有特殊背景的人物,要是尋常輟升或是轉遷,只需領一紙敕書即可。

本朝的詔令分為冊書、制書、詔書、敕書、誥命、禦劄、敕榜七等形式,但只有制書,才有資格招入內宣的以示鄭重,其他都外頒即可。

向最末等的敕榜,是直接張貼在街市之上,連具體對象都不用送達。而他心情頗好之下,甚至放慢腳步,和我說起幾個不要緊的宮中軼事,像鴨子一樣笑的合不攏嘴。

從他的話語中,我也可以多少窺探到一些其他東西,至少在這個時代,無論是雄踞嶺外諸海的南朝還是自居正統的北朝,作為宮廷政治生活一部分的太監們,並沒能獲得我那個歷史時空上的強勢地位。

像大唐余脈的北朝,宦官們從來就是各種宮廷廢立的陪葬品和政治鬥爭的替罪羊,動不動定期就會像割韭菜一樣,換上一批很有些朝不保夕的味道。

而南朝雖然相對安定,但是原本太監們的事權,隨著幕府專政和天子本身的弱勢,也被嚴重削弱,變成禮儀性的存在。

因此除了少數幾個頂層的大宦官,因為作為溝通大內和幕府的渠道,尚稱手眼通天外外,其他大多數宦官,都只能恭謙梁順的夾著尾巴做人,因為實在拿捏強勢不起來啊。

比如這次負責內宣領路的差事,其實是需要內部競爭而來的,因為有資格參加內宣的人,都不會吝嗇一些賞錢之類的,只是好處多寡的問題,這也是他們這些下層宦者謀取外快,為數不多的機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