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二世與他的母親(第2/8頁)

這條史料非常重要,必須做一個詳細的解釋。秦始皇三十七年,就是公元前210年,這一年七月,秦始皇在第五次巡遊天下的旅途中生了病。車駕抵達沙丘宮平台(今河北廣宗西北大平台)時,秦始皇病情急遽惡化,突然不治身亡,享年五十歲。隨後的事情,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沙丘之謀。沙丘之謀的主謀是趙高,他是秦始皇的幼子胡亥的老師,秦始皇的貼身車馬班長——中車府令,他引誘胡亥,說動丞相李斯,三人結成政治同盟,偽造遺詔,逼迫皇長子扶蘇自殺,擁立胡亥即位,建立起二世政權。

九月,二世新政府在鹹陽舉行盛大的葬禮,將秦始皇安葬於驪山,就是現在的秦始皇陵。在安葬秦始皇的時候,二世皇帝下了這道處置秦始皇後宮的命令。這道命令說:“先帝的後宮當中沒有子女的人,不宜外放出宮。”根據這道命令,於是將她們全部殉葬從死,死者的數量相當多。

那麽,從這條史料當中,我們可以讀取到有關秦始皇後宮的哪些信息呢?

一、秦始皇後宮的數量不少,具體的數量不詳。不過,秦的後宮,自有嚴格的制度。根據繼承了秦國制度的漢朝初年的情況來看,秦始皇應有正夫人一人,稱號為皇後。側室多人,都稱夫人。夫人們的稱號分別有美人、良人、八子(比如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後,她是惠文王的側室,稱夫人,正式的稱號是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數種,她們地位的高低,比照政府官員的秩祿,也都有規定。所以我們可以說,真正有名分,可以被稱為秦始皇後宮的人,大約十來人。世上盛傳秦始皇的後宮列女在萬人以上,都是後世的傳聞和文學的誇張,是不能作為信史來看的。

二、這些數量有限的後宮們,分成了兩大類,一類是生有子女的,另一類是沒有生子女的。

三、凡是沒有子女的後宮,都按照二世皇帝的命令殉葬,被埋在臨潼的秦始皇陵裏面了。

四、凡是有子女的後宮,免於殉死,在秦始皇死後,與他們的子女一道,還繼續活在人世上。

據我所知,上面這條史料是史書中有關秦始皇後宮的唯一一條史料,我們從中能夠讀取的信息大概也就是以上四點。情況介紹到這裏,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現在,我們知道秦始皇的後宮有些什麽人,我們知道秦始皇的皇後是誰了嗎?”

“不知道。”

可以想象得到,大家肯定會如此異口同聲地回答。

“為什麽?”

“從這條史料看不出來。”

“那怎麽辦?”如果我繼續追問。

這一來,大家恐怕會為難,不便回答了。不過我想,個別人也許會說:

“那就沒有辦法了。沒有證據,總不能瞎猜亂說嘛。”

說得對,的確是這樣的。歷史學有一個基本的共識,或者說是一種基本的訓練,叫作根據證據說話。能夠尊重證據,根據史實說話,才算是入了歷史學之門。

不過,入了門還得能出門。你入門經過學習以後還得出門,出門自立門戶,出門博采百家,出門活學活用,也可以出門做歷史偵探。我們今天的課題是破解疑案。現實中破解疑案的專家,當然是刑警偵探了,其中最有名的文學代言人,當然是福爾摩斯、赫爾克裏·波羅,還有黑貓警長了。作為破解歷史疑案的歷史偵探,我們也不妨出門向破案的偵探們取經,學習他們破案的方法。那麽,我們究竟應當向刑警偵探們學習些什麽,我們將如何活用他們的方法來破解我們的疑案呢?

3. 不幸的兒女們

破案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刑警們追捕犯人,犯人逃脫,不知去向。這時候,刑警們並沒有絕望,他們回到警察局開會,調查和搜尋所有與犯人有關的人,制作出一張關系網表,依據這張表,經過仔細地分析,從中篩選出犯人可能前往投靠的關系人。然後,刑警們轉而跟蹤這個關系人。結果,犯人的身影出現在這個人身邊,刑警們果斷出擊,一舉抓獲了犯人。在偵探學上,這個方法叫作吊線跟蹤。

今天,我們把這種方法借用到歷史學當中,嘗試能不能用這種吊線跟蹤的方法破解秦始皇後宮的疑案。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有關秦始皇後宮的史料只有一條,而解讀這條唯一史料的結果似乎是走入了絕路,追蹤的對象——秦始皇的後宮們的身影消失了。不過,如果我們轉換一下思路,學習刑警們的做法,將後宮們的關系網作一番整理的話,我們將不難發現,與後宮們關系最為密切的人,除了秦始皇而外,就是她們的子女了。通過調查子女們的行蹤,尋找母親的下落,可以說是一種可行的方案。按照這種思路,我們暫時停止對秦始皇後宮去向的追蹤,轉過頭來考察秦始皇的子女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