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技術(第2/3頁)

不僅對外界保密,即便是對工廠內的大部分員工,也同樣選擇保密,而對西門子爐進行改造的時候,對外界的說法不過只是“為了降低能耗”,總之,直到這座西門子爐完成改造,投入生鐵以及廢鐵之前,工廠裏除了少數幾名技術人員之外,誰都不知道經理的目的居然是要煉鋼!

一開始所有人都以為他是癡心妄想,但是當第一爐鋼煉出來之後,所有人都驚呆了,誰又能想到,煉煉玻璃的西門子爐經過改進之後,居然可以煉鋼!

“所以,僅僅只是因為溫度,你就想到了用西門子爐煉鋼?”

詫異的看著老同學,李臣義的神情顯得有些古怪,他看著車間裏的這座已經連忙工作十幾個小時的“煉鋼爐”……估且就算是煉鋼爐吧!

作為煉鋼廠的工程師,李臣義怎麽也無法相信,自己的這個老同學,居然另辟蹊徑的在轉爐之外研制成功一種新型煉鋼爐體。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根本就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沒錯,而且相比於轉爐煉鋼,用平爐,就是經過改進的西門子爐,我稱它為‘平爐’,用平爐煉鋼有一些轉爐無法相比的優點,例如它對鐵水的成份要求不嚴,甚至可以用高磷鐵水,不像轉爐煉鋼那麽挑原料,而且它的冶煉過程易於操作控制,能生產各種優質的鋼種,但是由於爐體龐大、冶煉時間長,通常都在16小時以上,甚至更長時間,而且散熱損失大、能耗較高,但是……”

在講述了平爐煉鋼的不足之後,徐墨白指著眼前這座歷時三個月完成設計與改進的西門子爐,然後認真地說道。

“我的玻璃廠裏有兩座西門子爐,如果進行改造的話,可以改造成為一座20噸,也就是現在這座爐子,一座30噸的爐子,如此一來,一年煉制兩萬噸鋼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徐墨白看著老同學,面上帶著笑容,盡管老同學並沒有立即回答他,但是他很清楚,一年兩萬噸鋼是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的。

“兩萬噸……”

在唇邊念叨著這個數字,猛的一聽這兩萬噸似乎並不多,畢竟根據規劃今年的鋼產量將會突破一百萬噸,兩萬噸,不過只是一個零頭,可李臣義卻想到了更多,他想到了國內的其它玻璃廠。

在大冶、天津、廣州同樣也有玻璃廠,至少有10座西門子爐可以進行改造,從而利用其設備煉鋼。按一座爐子平均一萬噸,那麽今年的產量就可以增加10%,這自然可以緩解眼下的鋼鐵不足的困境,畢竟,蚊子再小那也是肉,十萬噸!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有了這十萬噸鋼,不僅可以建造更多的軍艦,甚至可以緩解目前國內機器生產與武器生產爭搶鋼材的局面。

“改進的費用是多少?需要多長時間?難度大嗎?”

在接連問出幾個問題之後,正當李臣義權衡著轉爐與平爐的成本時,那邊傳來哨聲,那是要提醒眾人,鋼水出爐了!

一爐火紅的鋼爐順著有出鋼口流淌了出來,在冷卻水的冷卻下,在蒸汽彌漫中變成了一塊塊鋼錠,這引起鋼錠會被送到其它的工廠進行軋制,變成戰艦上的鋼板,步槍的槍管或者炮管,或者機床上的零件,當歐洲各國仍然停留在“鐵器時代”的時候,中國已經率先進入了“鋼材時代”。

一份從南京發出的報告,很快便送到了帝都,然後從帝都轉發北方,最終這份報告被送到了火車上,送到了朱宜鋒的面前。

“平爐……”

報告上提及的新型煉鋼爐,讓朱宜鋒不禁只覺一陣詫異,轉爐的發明與其說是發明,倒不如說是他剽竊了他人的發明,但是煉鋼平爐,這種在19世紀後統治鋼鐵工業近百年之久的煉鋼法,卻就這麽悄無聲息的被國人發明了出來,甚至它之所以被發明出來,也是因為戰爭的推動。

“看來戰爭當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推進器啊!”

於心底這麽感嘆一聲,朱宜鋒立即想到了現在於國內占據統治地位的“堿性轉爐”,一直以來鋼鐵產量的受限,與其說是投資,倒不如說是受限於空氣轉爐的天然不足,其對於原料的挑釁一直限制著企業煉鋼規模的擴大,也正因如此,在從天津回來的路上,朱宜鋒才會考慮試驗室研究一下工業制氧技術,在另一個時空中,工業制氧技術成熟於20年代,直到50年代隨著制氧成本的降低,才使得其有可能用於煉鋼,由此才誕生了氧氣頂吹轉爐煉鋼。但是工業制氧的技術難度很高,就現在的技術水平,即便是有“外力”的幫助,恐怕一時半會都不可能獲得突破。

“這下好了,以後的重點可以轉向平爐了……”

嘴裏這麽說著,朱宜峰的腦海中立即浮現出了鞍山等一個個大中型鐵礦,現在隨著煉鋼技術的突破,是時候對它們進行開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