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歸宿(第2/4頁)

當然,最重要的並不是“南洋米”,而是殖民地的拓展,人們可以從報紙上看到一片廣闊的殖民地呈現在他們的面前——澳大利亞,整個澳大利亞已經向中國招手了,未來那裏也將會成為中國的殖民地。數以千百萬計的國人將會移民那裏。

戰費和以後的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當然,報紙上不會有人潑冷水說什麽“澳大利亞大多數地區是無法種植作物的荒漠或者沙漠”。

而敵人的反抗以及彈藥的使用量也實在是不值一提,犧牲的人數也不多。而在報紙上,在那些文人的筆墨中,即便是這樣的戰爭場面,也會被他們描繪成一場場堪稱史詩的戰役,實際上他們不過只是和過去那樣行軍打仗,和以前打仗沒什麽區別。

但是在國內的人們看起來,那些遠征海外的戰勝場景,也被想象成古代的英雄豪傑們的遠征一樣,並為此瘋狂,為之歡呼。

畢竟,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場場的勝利!

有時候,勝利可以掩蓋一切!

對於剛剛生出國民意識的人們來說,有關戰爭勝利的消息,也就足以讓人們為之迷醉。

尤其是對於許多青年人來說,更是如此,尤其是對於南京帝國大學的那些被視為“帝國朝陽”的學子們來說,更是陷入一種狂熱之中,這種狂熱與過去中國的讀書人對戰爭的反感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這完全是因為皇室對於“尚武”精神的注重,如果說中華朝的皇室與過去歷朝歷代皇室不同之處,那就是尚武之風,在很多場和皇帝陛下本人都是穿著陸海軍軍裝,這種習自西洋的習慣,使得人們意識中華朝與過去的不同。

至於自宋朝代所推崇的“崇文厭武”更是受到皇室的打壓,與數百年間皇家為防止武人篡位,對武人的極力打壓不同,中華朝推崇武力,甚至在制定國朝貴族法令時,特意要求貴族必須服兵役,否則其就會失去繼承權。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皇家的推崇直接影響到了社會上的風氣,“崇文厭武”的思想在短短四年間,就從許多人的思想中淡去,使得整個社會開始充斥著一種數百年間從未曾有過的“尚武之風”。

對於帝國大學裏的那些既是“帝國的朝陽”又是帝國陸軍預備軍官的青年人來說,戰爭爆發之後,面對一場場勝利,幾乎所有人都顯得極為興奮,在戰爭爆發初期的擔心,更是一掃而空。

“當聽到戰爭終於爆發了的消息後,我已經習慣於和平的耳朵還是震驚了。中國會不會就這樣滅亡啊。明天英國人會不會殺來啊……”

曾幾何時,作為一名法律系的高材生,劉士林曾如此擔心著,擔心著國家的未來,畢竟他曾經計劃前往英國留學,他自然知道英國的強大。正是因為清楚的知道,英國的強大,所以他才會擔心這場戰爭擔心中國會輸掉這場戰爭,這是基於那種愛國的情懷,但是現在他發現自己似乎有些杞人憂天了。

“可是……”

現在,面對一個又一個從前線傳來的勝利,他在自己的筆記中又如此寫道。

“通過報紙得知了我軍在下緬甸的取得大勝之後,便開始對勝利有了信心。然後在看了隨軍記者發回來的攻克新加坡的詳細報道後連我居然也勇氣十足了。而且想到在那些能夠在這場戰爭中為國效力的戰士們,更是對他們羨慕不已,他們的努力在改變著的中國的未來……”

接下來,幾乎每天,他都是貪婪的看著報紙,看著報紙上有關戰報的消息,看著那些文字中描述著的戰爭場面,想象著戰場上的浪漫。這就是他的憧憬的目標,而與此同時,他同樣也關注著身邊的變化——他的不少同學被征召入伍了。只不過每當看到那些被應招入伍的朋友的名字,再想到“他們是去征服澳大利亞的”、“他們是去征服印度的”,對朋友們紛紛成為了帝國遠征軍一員後的落寂的心情使得他覺得這裏的一切都是如此的令人難以忍受。

“我也要離開這個地方,我也要去前線……”

在這種思緒之中,劉士林和很多人一樣,開始在那裏重新規劃著自己的未來。

“也許,我應該去軍隊之中,為國家效力……”

“我也要去戰場!”

幾乎每天,劉士林在和朋友們談論著戰爭的消息時,他都會如此的嘮叨著,強調著自己的想法。

在戰爭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劉士林的生活也跟著發生了變化,他幾乎每天都會到大學的預備軍官辦公室。

“我希望能夠立即轉入現役,我是學法律的,是陸軍的預官,在這個時候,不能置身事外!”

他一次又一次的向辦公室裏的軍官提出自己的請求。面對他的一次次的請求,那名軍官總是面做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