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歸宿

對於英國以及整個歐洲世界來說,1861年9月,無疑是一個令人心寒的時間,因為在短短數十天內,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力量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他們不僅僅失去了香港,甚至就連同遠離中國的位於太平洋腹地的澳大利亞,也遭到了中國軍隊的進攻,數萬精銳的中國海軍陸戰隊在澳大利亞登陸。

正當英國為中國人出現在澳大利亞而震驚不已的時候,在英國上下談論著如何還擊中國人的進攻時,一個接一個噩耗接連傳來,中國的軍隊進入其藩屬國緬甸王國控制的上緬甸,兩個師多達數萬中國人像潮水似的湧入下緬甸,迅速擊敗了下緬甸英軍,在印度總督正準備調兵遣將以收復下緬甸時,暹羅也出現了中國人的影子,隨後海峽殖民地遭到進攻,作為海峽殖民地首府的新加坡,這座扼守馬六甲的據點,在短短兩周內就陷落了。

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從大陸、海洋四處出擊的中華帝國陸海軍部隊就砸碎了英國在遠東以及太平洋的勢力基礎。

“中英戰爭的大局已定!”

整個中國的報紙在舉國慶祝一連串的軍事勝利時,用如此文字宣稱著。對於中國人來說,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種全新的情緒——國家軍事勝利帶來的一種空前的自信心的膨脹,當然還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榮譽感。

總之,軍事上的前所未有的勝利,在整個國家掀起了一場空前的浪潮。

面對這個堪稱是世界最強者的國家,被看做是弱者的中國卻主動發起了挑戰。在任何人看來無論如何都沒有任何勝算。但是沖過去一打,居然屢戰屢勝,一下子所有人就忘乎所以了,國人們終於體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國民性的亢奮。

怎麽不是這樣呢?

中國人在帝國建元之前從未有過“國民”的體驗,生活中更是毫無國家的概念。他們只是村落或者最多是某個地區的鄉民而已,不過通過維新首次擁有了在歐洲被稱為“國家”這一十分現代的觀念。

而帝國政府為了給國人灌輸國家和國民的觀念煞費苦心。因為上至帝王下至大臣都想培養出——皇帝陛下的臣民。

這一觀念絕對不同於古代的“臣民”。這不僅僅只是傳統的忠義觀念,不僅僅只是傳統思想中的君王與臣民。盡管在中國的傳統忠義觀中,事君以忠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但是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忠,當然,用這種忠義觀去教育民眾,遠比說明國家和國民的權利義務這類的道德關系要容易得多。

所以在中華朝的忠君愛國教育之中,除了借鑒歐洲近現代的國家、國民以及民族思想之外,同樣又揉和了傳統的忠義思想,將傳統與現代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臣民觀”,當然也是一種國民觀。

盡管此時帝國不過建元四年,但是通過報紙、教育等種種方式的傳輸,在國內已經初步構建起了一個“國民觀”,而且數以千百萬接受初小國民教育的少年中,有一部分是根據強迫教育令,在14歲時讀初小,此時他們正值青年,正是最為好戰之時。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對戰爭充滿了美好的向往,他們相信戰爭,是實現國家利益的必須,他們甚至渴望著戰爭所帶來的榮譽,因為在過去的三年中,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告訴他們。戰爭是榮耀的,軍人是光榮的,這是一種古典的尚武精神的復蘇,盡管這種圖紙是剛剛開始,但是卻影響到了很多人。

而對於許多農村的青年來說,服兵役一直都是他們改變自身命運的最好選擇——可以見世面,可以離開家鄉,可以前往一片未知的地區,可以見識很多的事物。當然,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在退私販的時候,可以獲得一塊面積不菲的勛田,不論那塊勛田在什麽地方,對於他們來說,那是一種命運的改變,當然,這一切,同樣也伴隨著一定的榮譽。這些人中的許多人或多或少的都接受了基本的小學教育,他們的意識中形成了一種模糊的國民意識,而現在就是這樣的人在戰場為國血戰。

前線戰士的浴血奮戰加之一場又一場的勝利刺激下。一種空前的國民性亢奮在整個國家上下彌漫著,同時又以實物的形式向國人展示了國家和國民到底是什麽概念。

雖說是戰爭,卻沒有讓人們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熱的地步,而且在報紙上,人們可以看到,戰爭將會帶來的好處——作為藩屬國的緬甸在未來將會繼越南之後,向中國大量出口大米。

過去的四年間,隨著國內工商業的發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南洋米”的大量進口,每年上百萬噸的糧食進口平抑了國內的糧價,使得國內的糧商不可能像過去一樣,通過囤積居奇等方式擡高糧價獲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