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法蘭西的選擇

“我們必須要看到中國人正在世界範圍內擴張著,即便是在北非,我們都看到中國人的身影,現在法蘭西必須要有所行動,否則,有一天,當我們醒來的時候,我們將會驚訝的看到,野蠻的韃靼人已經來到了眼前,他們就像數年前進犯東歐的蒙古人,一千多年前進犯羅馬帝國的匈人一樣,給歐洲文明帶來毀滅性的重創,如果白種人不能攜起來手對抗來自東方的威脅,那麽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將會徹底摧毀整個歐洲文明!”

在巴黎,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幾乎所有的巴黎的報紙,不,也許是整個法國所有的報紙都用相似的語氣書寫著類似的文章。這些文章的一個核心就是告訴歐洲人,尤其是告訴法國人,中國的威脅已經降臨到他們的身上,他們不可能在這場“戰爭之中”置身事外。

而這些文章之中,既有真正擔心中國威脅法國的法國人書寫的文章,但更多卻是拿著英國政府巨額“廣告費”的法國報社的主動刊載的“廣告”。為了爭取來自法國輿論界的支持,英國政府在巴黎投入了超過20萬英鎊的“廣告費”,以讓法國的輿論界支持對華發動一場戰爭。

作為一個老牌的帝國,英國早已經有了一整套應對危機的策略,在過去的就是通過輿論上先行,英國把一個個曾經的敵人變成盟友,至少是臨時的盟友,然後和他們一同應對威脅,而這正是英國作為帝國的熟練之處,他們總是善於利用一切力量來幫助自己達成目的。

而這同樣也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可以說,是其它國家所不擅長的,甚至有的國家都不擅長鼓動自己的國民,更何況是煽動外國的國民支持自己的戰爭?

在英國與中國互相宣戰之後,英國並沒有立即派出他們龐大的皇家海軍發起一場遠征,而是動員起了全部的外交力量在整個歐洲到處活動著,以爭取來自歐洲各國的支持,而英國人到口號非常簡單。

“保衛歐洲文明!”

這正是英國的理由和借口,也是最容易蠱惑人心的一個理由。他們的行動是成功的,成功的在法國掀起了一場對抗中國威脅的熱潮。

但是相比於輿論界的沸騰,法國的上層,尤其是法國的那位三世皇帝卻表現的極為冷靜,在經歷過克裏米亞戰爭之後,這位皇帝陛下,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容易被英國人許下的空心湯圓所滿足。

克裏米亞戰爭對於法國來說,幾乎沒有任何收益,當然,除了為他的那位曾經兵敗俄國的叔叔“報仇”之外,那場戰爭法國是“吃虧”的。許多英國人在戰前的許諾,戰後都化為了泡影,有了這個前車之鑒之後,身為皇帝的拿破侖三世,自然不會因為英國人的蠱惑而輕易的卷入這場戰爭。

實際上,拿破侖三世是歐洲少有的權術家之一,馬基雅維利實用主義的正統傳人。

最能說明他手腕高超的事實是——直到現在這位拿破侖三世並沒有輸過一次全民選舉和全民公決(盡管有時候嬴得十分勉強),每次都能恰到好處地讓民意成為自己的後盾。

現在,當然,民意自然也就成為了拿破侖三世的籌碼與後盾,之所以成為他後盾,是因為他現在所面對的恰恰是中國駐法國的大使。

“大使先生,你必須要注意到,現在整個歐洲都對貴國在各地擴張表現出了恐懼!”

刻意的停頓了一下,拿破侖三世又刻意的看了一眼面前的這位外交官。

因為相似的遭遇,使得他對於中國的那個皇帝,一直都極為欣賞。畢竟他們都曾“失去了帝國”,早在30年代,他曾幾次試圖發動兵變都失敗了,最後一次甚至還讓他最後被關進了牢房之中。

多年的牢獄生活,讓他有充足的時間讀書,也學習到了很多東西,最重要的是讓他明白了失敗的原因——因為波拿巴分子實在太少,他就必須拉攏更多人。

在出獄後,他的政治手腕變得越發高超,不斷地同舊的敵人妥協,把他們拉到自己的一邊,他深刻地知道,大多數精英和官員只在乎自己的權勢和財富能不能得到保護,並不在乎頭上的主子是誰。

9年前,作為民選的皇帝,他任命的40名國務會議參事中,七月王朝的舊權貴占24人。同年元老院中除了皇族和貴族的當然成員外,七月王朝原眾議員約占20名、原貴族院議員占12名,擔任過省長職務的其中的多數人的政治生涯同樣始於七月王朝。

很多人無法理解這一點,尤其是那些波拿巴派的人,但是路易·波拿巴卻很清楚,那些官員根本就不在意主子是誰,而他的這一觀點,或許在法國沒有得到他人的理解,但是在遙遠的中國,那位通過戰爭贏得王朝的重建的中華帝國的皇帝,卻與他心有靈犀——在他的政府之中,同樣充斥著大量的舊滿清時代的官員,也正因如此,中華帝國才會在短短幾個月內,橫掃中國,在中國建立了他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