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戶部學堂(第3/3頁)

聽著台下的學生和官員們,朱宜鋒冷聲說道。

“這就是惰性,這就是老百姓身上的惰性,千年來,他們習慣於困守土地,縱觀史書,除了少做人或是讀書或是經商才會離鄉,其它百姓除了逃荒,又有幾人願意主動離鄉?屈指可數,即便是所謂的‘湖廣填四川’,那也是因為家裏的土地不夠,眼看著就要餓死人了,他們才想著出去。迫不得已啊……”

其實何止中國人如此,這是全世界人民的通病,當年歐洲人拓殖新大陸時,最初奠定基礎的不是士兵就是流放犯,直到後來的饑荒才使得千百萬歐洲人紛紛移民美洲。

“希望!”

吐出這兩個字,朱宜鋒喝了口茶,潤了下嗓子。

“但凡百姓能夠看到希望他們就不會從鄉間移出,為什麽?因為還不至於餓死。怎麽打破這一點呢?我們要讓他們看到希望,這十幾萬築路工人,是按名額分配到三省各縣,他們現在一個月能掙三塊錢,家人,他們的同鄉會看到這些,會在土地之外看到新的希望。”

話聲稍稍一頓,台下的學生以及官員們,這時才知道為何當初築路工名額要按人口分配,甚至分配到鄉村,原來還包括有這樣的用意。

“政府的責任是什麽?是抑制土地兼並?一個縣只有60萬畝地,即便是再抑制,他不會因為你的抑制而多出10萬畝20萬,土地不會增長,但是人會不斷的增長。人越來越多,土地越來越少,等到60萬人種60萬畝地的事。怎麽辦?一畝地能養活一個人嗎?”

一畝地養活不了一個人!

戶部學堂裏的這些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出自於鄉間,或許他們很多都是中小地主以及富農出身,和他們對種地並不陌生,一畝地絕對養活不了一個人。

“別說一畝地養活不了人,即便是三畝地,也只能讓一個百姓勉強糊口。全國的地畝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平均下來,不過也就三畝多地啊。現在是三畝多,若是再承平幾十年,人口在增加的幾千萬、上億!到時候又是多少?兩畝?或者更少?”

在另一個時空之中,太平天國以及西北、西南的“回亂”讓中國的人口減少了一億有奇,也就是這減少的一億人口,加之從19世紀中期東南各省向南洋,華北各省向東北的移民,加之“丁戊奇荒”以及隨後災荒餓死了數千萬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的人口壓力。

人口與土地!

在中國這是無法回避的問題,一方面是土地不可能增長,另一方面是人口的迅速增長。可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少,人口卻還在不斷增加著,百姓的生活日益貧困,工業不發達的現實使得中國不能夠提供工作機會,從而實現農業人口向工商業的轉移,最終,農民起義……不對,在那個時候變成了革命。

但是革命還是沒有解決問題。依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人多地少的問題。僅僅只靠那幾畝貧瘠的土地,百姓的日子依然過的非常艱難,沒有,因為土地分到個人變得富裕,反而日益貧困。這無關政策、無關政治,只是因為人口——人口在增長,土地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

怎麽辦?

最終,作為工業提供了機會——憑著人力優勢建立的“世界加工廠”地位,吸引了數以億計的農民進行務工,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受限於所謂的“戶”那些人從來沒有融入到城市中成為新市民。

但無論如何,土地與人口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務工的收入使得農民終於第一次真正擺脫貧困,讓他們過上相對富足的日子,這是那一畝三分地無法給予的。

這就是道路!

同樣也是解決之道!

“怎麽辦?”

又一次發出這個疑問,在眾人的思索中,朱宜鋒繼續說道。

“所以這個時候政府的責任是什麽呢,就是千方百計的促進工業發展,通過發展工業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通過工商業的發展,去吸納農業的剩余勞動力,將那些農民變為市民。”

市民的消費遠遠高於自給自足的農民,農民自耕自積,自給自足,但是市民卻不同,市民生活所需完全依賴購買,甚至包括最基本的水!他們的生活消費不僅會帶動輕工業,同樣也會刺激第三產業的發展,進而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這就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而隨著人口不斷的外出遷入城市,自然會帶來一個新的現象,說是鄉村因人口外流,必會導致其讓出土地日益增多,到時候……”

不待朱宜鋒把話說完,一聲刺耳的嘲諷聲於台下響起。

“到時候自然是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漢督當真不愧是商賈出身,打得一手好算盤,聞漢督如此厚待,天下士紳焉能不盡心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