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後膛炮

文翰要來了!

接到從上海傳來的信息,朱宜鋒看著信上的內容眉頭一直緊蹙著,這封信並不僅僅只是帶來了文翰要來武昌的信息,還有英國領事館內傳出的情報,這個時代各國對於間諜幾乎沒有多少防備,駐外領事館同樣也是如此,而早在幾個月之前,張森就已經在英國領事館內安插了眼線。

“倫敦維持英國在華利益的決心以及租界的利益是不變的!”

看著信上的內容,朱宜鋒的手指輕輕的扣擊的桌面。從現在掌握的情報,得看盡管英國已經卷入了克裏米亞戰爭,但並不意味著他們會犧牲在華利益。這意味著他們在鴉片問題上,很有可能不會做出讓步。

這意味著自己必須要做好其他的打算,也就是用最強硬的方式表明態度。

“萬國公法不如幾門大炮,幾紙條約不如一筐炸彈,說到底,自己還是要持劍經商,舉刀談判啊。”

在發出這一聲感嘆之後,朱宜鋒頗為無奈的笑了笑,有時候自己還是把一些問題想的太過簡單了,或許現在英國無力東顧,受限於自身的力量,他們或許會接受廣東目前的禁煙之舉,但如果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解決零丁洋的各國鴉片船,如此一來,勢必將會導致沖突的發生,而這顯然不符合英國的利益。

“實在不行就打一仗!”

盡管嘴上的話說的憤憤不平,深知自己實力的他也只是抱怨一聲,現在和英國人打一仗,那是不到最後關頭,都不會做出的最後選擇。

但在另一方面,未來中國與英國的沖突將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因為英國未來的政策所決定的。

熟悉歷史的朱宜鋒知道,作為世界第一霸權的英國,雖然贏得了克裏米亞戰爭的勝利,成功地堵住了俄國人在近東南下的通道,但隨著歐洲建立了新的均勢,英國人開始不再熱心參與歐洲事務,而是更多地投身於殖民地的拓展。

克裏米亞戰爭中,俄國與奧地利的傳統同盟關系解體,約束歐洲的保守力量瓦解,這推動了德國統一、意大利統一。而在俄羅斯越來越積極地向東擴張之中,剛剛統一的德國,為了避免和法、俄兩國陷入兩線作戰,也積極鼓勵沙俄向東擴張。而對於當時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英國來說,要繼續有效遏制俄羅斯,其焦點就在東方:扶持中國成為反俄戰略盟友,乃是當務之急。

但這同樣也使得未來自己還有另一個選擇——借助英國的幫助與支持,在未來英國決裂之前獲得更多的利益。無論是未來統一中國,或者染指南洋,都需要英國的幫助,就這一點而言,與英國開戰是不智的。

但是在另一方面來說,朱宜鋒既在壓片問題上做出讓步,同樣更無法忍受英國人占領的香港。無論如何香港都必須要收復,鴉片與香港都是最基本的原則問題。

“看來無論如何都必須要先做好戰爭的準備!軍隊今天差不多可以開始著手擴軍了,訓練個幾個月,這一批學員應該也就畢業了。”

義軍的一直有限根本的原因是軍官不足,盡管武昌的武備學堂已經設立了一年,但到現在一共只培養出了不到一千名軍官,而且這些軍官與西方的眼光來看啊,還是不合格的,因為他們只接受了八個月左右的初級軍官教育,只有其中最優秀的軍官生,才能再上六個月的高級班。

之所以注定這種短期教育機制,是因為義軍需要軍官,準確的來說是義軍的現代化需要,接受新式軍事教育的軍官,當然,這也是為了進一步掌握軍隊,保證軍隊對自己的忠心。還好,這個時代軍事理論知識遠沒有後世那麽豐富。即便是在七十年後的黃埔,那些名聲顯赫的黃埔生,不也僅僅只是接受半年的軍事教育嗎?

“再不行就把第二期學員的學制縮短至六個月!”

想到黃埔軍校短期教育,朱宜鋒暗自在心裏嘀咕道。

“看來要讓兵工廠提前準備好這六百柄‘軍人魂’了……”

他口中的“軍人魂”,是朱宜鋒授予武備學堂畢業生的短劍,因為劍身上刻有“成功成仁”字樣,也被稱之為“成仁劍”,其喻意非常簡單——在必要進他們應以此劍自殺殉國,“成功成仁軍人之魂”,不成功,便成仁,對於軍人而言,沒有第三個選擇。

“去兵工廠看看吧!”

想到最近兵工廠那邊並沒有多少消息,朱宜鋒心有所動,不顧天空正下著雨,便直接走出了大門,雨勢逐漸加大,雨點不斷落在他寬闊的肩膀上,他挺起雙肩,豎直頸背,無視於即將兇猛而來的雷雨。

雨滴打在小氣輪舷窗的玻璃上,發出噼啪的微響,留下一個橢圓的水痕。不等這個水痕散開去,又有一個橢圓疊上來。漸漸地,玻璃上便有一道道的水痕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