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文昌之火

寒露已至,天氣由涼轉寒,天短夜長,雖說天已放明,可天地卻依然隱沒在灰蒙蒙的霧海裏,那長江以及江畔的武昌、漢陽、漢口三地,皆被濃霧籠罩著。這個早晨顯得有些陰沉沉。

盡管天色是如此晦暗,但此時的街頭上,還是照例擠滿了行人。

尚不到一年,這曾經盡為兵火所焚的武昌城便恢復了往日的繁華,這曾經空蕩蕩的、放眼望去盡是焚墟的城市,此時已經完全變了個模樣,街巷相比過去更為寬敞、屋宇更為氣派不說,甚至就連這城內外的百姓亦達二十余萬,以此下去,想來不出明年,這武昌便能恢復往日的五十萬人口時的熱鬧與繁華。

“賣報,賣報!《中華日報》……”

赤腳的報童,在霧氣裏邊跑邊喊著,無論賣報的報童亦或是這報紙,都是武昌特有之物,這《中華日報》更是於半月前方才創刊,於尋常百姓而言,這報紙是其了解督府時事的最好渠道,而於督府而言,這報紙卻是其啟蒙思想之物。

“看中國往何處去?……看楚湘士子爭辯滿酋可以不是中國之人……”

賣報聲裏,忽然喊出這麽一句話來。

“看湘省煽動民變之士子昨日執行槍決!看審理司主事暢言——法必責眾,法不開恩!”

這報紙是新鮮的,甚至就連那印報用機器——西洋的輪印機,亦是極為新鮮之物。

在川流不息的人海裏,一個匆忙走著的青年,忽然聽到“法必責眾、法不開恩!”的叫喊聲,當他轉過頭來看時,報童已經不見了,只是在人叢中傳來漸遠漸弱的喊聲:

“快看督府律令,一官員乘轎,罷以官職……”

這個匆忙走著的青年,便是朝著那報館走去。不過今天,此時他並沒有穿馬褂,而是穿著一身幹幹凈凈的藍布漢式儒裝,雖說他從未曾考得功名,不過是三十幾歲的童生,但卻一直以讀書人自居。

亦正因如此,他才會悄然蓄起發來,實際上,盡管督府要求剪辮子,但另一方面卻又不禁大家蓄發待長長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頂,就像那衣衫一般,在督府之中那定制的官袍便是一樣的漢式。這多少總是減少了剪辮子給人們事來的沖擊。

在的眉下,深嵌著一對直視一切的眼睛。聽了報童的喊聲,他的眉頭微微聚縮了一下,更加放快腳步,很快他便走到了報社,就在他將要進報社的時候,卻聽著附近傳來一聲驚喜的喊聲。

“懷仁!”

聽著有人喊自己的字,趙鳳勤回頭看去,只見到一位同樣穿著漢式儒袍的青年,正滿面歡喜的看著他,這人不過二十來歲,他是……瞧著相貌似乎有點兒熟悉,只是一時記不起來。

“懷仁兄,趙懷仁!”

對於剛來到書報館,正尋思著怎麽進去的李觀森,眼見著熟人便滿面喜色的走過去,待走近了又沖其施了一禮道。

“可曾記得小弟,李觀森!你我曾於嶽麓山下客棧彼鄰而居……”

仔細一瞧可不是嘛!

當年為求名師指點,他曾特意去長沙尋求名師指點,與那嶽麓書院下的客棧中,曾與眼前這人作了數月的鄰居,李觀森,李次山!

“次山老弟,你這是?”

終於想起眼前這人是何許人也的趙鳳勤連忙還個禮。

“實話不瞞老兄,小弟此次來此,本欲考工部學堂,可未曾這算術一關未曾通過,只得返鄉再行苦讀了!”

所謂的工部學堂,是在習之墨出任工部主事之後,於武昌創辦的一所旨在培養基礎工程師的學堂,畢竟現在官營的十幾座工廠都需要能幹活、會幹活且又懂得機器的技術人員,不過因為掛著個“工部”的名義,倒是讓不少人浮想聯翩起來,以為畢業後可進工部。

而李觀森正是這浮想聯翩中的眾人之一,不過待到考試的時候,他才發現,這工部學堂對文章要求不高,反倒是對算術要求極為嚴格,正因如此,他才會在初考時便被刷了下來,對於好不容易來一次武昌的他來說,自然希望在返回湖南家鄉之前,於此見一見世面。

“你我一別數年,不知懷仁兄現在於何處高就,可是於此書報館中高就?”

高就?

如果排字工也算是高就的話,不過趙鳳勤倒是沒有絲毫的自己自卑之意,而是抱拳說道。

“鳳勤讀書無成,那裏敢言高就,不過是於報館中作一排字之工罷了!”

“排字?那不知懷仁兄豈不見過的牛拖機器之景?”

李觀森的話讓趙鳳勤立即明白了對方的來意,對於往來武昌的人們來說,這武昌最稀奇的景恐怕就是書報館中印書車間主裏的牛拖拉機器印刷,甚至有好事者,見景生情,作詩以記之。顯然眼前這李觀森怕也是想看看這牛拖機器是如何個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