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2/7頁)

艾伯納建議:“要是我長期為你供應塔帕樹皮布和奧羅那細藤怎麽樣?你能跟我用布料交換嗎?”

詹德思船長同意了。這筆交易成了船長日後的一條重要財路。來到拉海納的捕鯨船數量劇增——1825年有42艘,1826年31艘。他們來了之後,退役船長詹德思便狡猾地給他們提供黑爾牧師的島民供應給他的產品:塔帕樹皮布、奧羅那細藤、豬肉和野牛肉。有一回,克羅羅反對道:“馬庫阿・黑力,你以前曾反對我帶人進山砍伐檀香木。他們給我幹活,一次只幹三個禮拜。給你幹活,他們根本沒得休息。”但是艾伯納對這個頭腦簡單的男人說:“他們不是為我幹活,克羅羅,他們是為上帝幹活。”克羅羅還是堅持說:“可他們還是沒完沒了地幹。”

從某種意義上說,艾伯納的確得到了好處。在教堂落成時,艾伯納的每一位教眾都穿上了得體的服裝。在這座風格怪異的建築物舉行落成儀式的那個禮拜天,數支奇異的隊伍從幾英裏外踏著飛揚的塵土而來,身上怪異地穿著從詹德思的鋪子裏買來的精美服裝。阿裏義當然是氣派十足,男的都穿著雙排扣的長禮服,女的則是華麗的褶裙,用的都是廣東來的那些富麗堂皇、厚重紮實的布料。

但對於普通的教眾來說,他們雖然見到了阿裏義的服裝從塔帕樹皮換成了倫敦式的外套,但他們欣賞不了西式衣裙的精美之處。女人們似乎一下子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規規矩矩的高領子,下面用緊繃繃的上衣裹著胸脯,從上衣披肩處往下垂著好幾層布料,長長的袖子遮住了裸露著的手腕。這套服裝實用但卻醜陋,那些美麗的女人居然願意穿在身上,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除了這套衣服之外,還要再配上一頂由甘蔗葉編成、點綴著假花的寬檐帽。真花象征著虛榮,會分散教徒們的注意力,所以不能出現在教堂裏。

在這方面,男人們則面臨著更為棘手的問題。他們都覺得,要是不穿上一件從詹德思的鋪子裏買來的衣服就顯不出敬意。所以,跟在阿裏義身後的第一個男人腳上蹬著一雙皮鞋、頭戴一頂孟買帽子,除此之外一絲不掛;第二個男人身上套著一件男士襯衫,只不過兩條腿穿在袖子裏,衣領則用一股奧羅那細藤系在腰上。當艾伯納看見這群奇裝異服的朝聖者時,他真想把他們都趕回家去,然而他們如此急迫地想要走進這座新建的教堂,於是艾伯納也就同意了。

他們身後是一對兄弟,詹德思賣給了他們一整套廣東式外套。兄弟倆其中一個,除了外套什麽也沒穿,而他的兄弟穿著長褲,還帶著白手套。又一個男人走過來了,他穿著一件女式套裙,頭戴一只念珠藤編的花環。這一次,艾伯納毫不留情。“教堂裏不許出現花朵或發出邪氣的樹葉。”他邊命令邊把花環扯下來扔在地上,而這時,花環的香氣已經飄入教堂了。有幾個男人只穿著襯衫,兩只衣袖在他們棕色的臀部上晃蕩著。另外幾個人則身穿草編的裹腰布,打著絲綢領結。他們尊重那位不肯將奧秘傳授給赤身裸體之人的白人的上帝,所有人都多少穿了點東西在身上。

教堂內部十分驚人:極其規整的長方形,四周的圍墻上掛滿了編織精巧的草墊,華麗的石台,除了為傑露莎和詹德思船長準備的一條木凳,沒有任何其他家具。超過三千名島民把隨身帶來的露兜樹草墊放在鵝卵石地板上,然後擠擠挨挨地盤腿坐下。要是艾伯納能稍稍留心一下天氣的話,他就該把掛滿草墊的墻壁只修幾英尺高,留出一些空間,這樣房間裏的空氣就能夠流通了。但新英格蘭地區的教堂都是四方形的,於是夏威夷的教堂便也只能這樣。房間裏沒有一絲風,自然酷熱難耐,再加上三千人都裹得嚴嚴實實,教徒們個個都是汗流浹背。

聖歌唱得極其莊嚴:歌聲情真意切,蕩漾著敬仰之情。柯基朗誦的《聖經》篇章同樣令人難以忘懷。當艾伯納站起身來,開始進行長達兩個小時的布道時,觀眾們為他那流利的夏威夷語而贊嘆不已。他選擇《舊約・西番雅書》第2章第11節的內容作為主題:“耶和華必向他們顯可畏之威。因他必叫世上的諸神瘦弱,列國海島的居民各在自己的地方敬拜他。”

此情此景,再配上這樣一場布道,可謂應時應景。艾伯納逐句講解西番雅的話。他向人們闡明什麽是上帝,向他們講述上帝的力量,他用了十五分鐘的時間聲情並茂地描繪這位群島上的新天神。在艾伯納的描繪中,這位天神充滿仁慈、憐憫之心。

接下來,他開始講述耶和華動怒時可怕的場景。他不厭其煩地講述洪水、瘟疫、雷鳴閃電、餓殍遍地,還有地獄裏的種種酷刑。令他驚訝的是,夏威夷人紛紛點頭稱是,好像他們真的明白了似的。這時,他聽到克羅羅對瑪拉瑪耳語道:“新的天神就和凱恩一樣。他發怒的時候真難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