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4/6頁)

鄧監堂一摸頭,嘿嘿笑道:“少夫人說得有道理,有道理,我老頭子吃的鹽比你多,但肚子的貨卻比你少,你得讓我好好琢磨琢磨再說。”

周瑩站起來說:“鄧叔,我給你三天時間考慮,到時,你老一定要給我一個肯定答復。”

鄧監堂也站起來,說道:“三天後,我保準給少夫人一個明確無誤的答案。”

周瑩決定重組茶葉市場,開辟茶葉新的銷售渠道,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從鄧監堂冒風險,頂住壓力,堅持囤庫待機,認準價格反彈規律,戰勝滯銷中的蕭條,抓住一瞬即逝的商機,趕在新茶上市前把壓庫茶葉銷售一空的經驗中看到新的商機後,而提出的欲取之,先予之的營商策略。她知道,暫時放棄一些到手的利益,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如果想賺錢的話,必須先付出自己用心血換到手的部分利益。只想自己賺錢,又不敢冒風險的人,永遠成不了大氣候,那樣安吳堡只能像嵯峨山上的悟空廟一樣,遲早會悄無聲息地湮沒在雜草叢生的荒蕪裏。

周瑩決定讓鄧監堂重整安吳茶葉買賣,闖一條新路的第二個想法,是通過鄧監堂的人際關系和影響力,與各類商號建立穩固的商業往來關系,而茶葉作為一種消費量頗大的物質,恰是能與社會廣大階層建立良好關系的一種媒介,朋友見面,一杯茶,便可打開局面,便可從交談中捕捉到市場信息,把自己的商品推介出去,爭取到新的買主。這種在朋友身上找財路的技巧和策略,在周瑩看來,是至關緊要的一種謀略,如果自己不能充分利用和發揮鄧監堂的聰明才智和經商經驗,把剛有起色的茶葉生意重新做大做強,等於睜著眼睛放走飛進籠中的大鵬。

鄧監堂是一個求勝意志和求勝信心十分強烈、有著豐富商業知識的人,在茶葉經營的數十年時間裏,不僅積累了許多經驗,而且錘煉了永遠不服輸的自信,盡管在與馬合盛的競爭中敗下陣來,追根溯源,他僅是輸在制茶技術的失誤和人力無法抗拒的自然因素上,他從江南購進的六萬斤春茶,再從武漢逆丹江而上運回陜西途中,船隊進入武關地界時,突遇暴風雨,丹江河水瞬間暴漲,浪高十尺,水深九丈,兩岸山石在暴風雨中滾坡而下,江水卷動滾石,先後掀翻砸沉了載茶的貨船,血本無歸的鄧監堂受到致命打擊,一病不起,只得悄然關閉了自己的茶莊。馬合盛自以為是自己用技術和實力戰勝了鄧監堂,所以當周瑩把鄧監堂再度請出山成為裕興重茶莊總號掌櫃後,馬合盛很快便發現鄧監堂東山再起的勃勃雄心,他是要把馬合盛的旗號換成裕興重的旗號。三年不到,馬合盛輸了,輸得心服口服。因為鄧監堂研制的“天泰牌”涇磚茶,質量遠遠超過了馬合盛研制的涇磚茶。

周瑩的用人策略和在逆境中打磨自己的心態、從教訓中奮起的意志,成全了安吳堡的事業,也最大限度地發揮了鄧監堂的智慧和創業精神。

鄧監堂在考慮三天後,在孟店村周宅裏和周瑩研究了一天一夜,制定出一個就地取材,開發安康、漢中地產原茶,研制和改進馬合盛涇磚,重整秦商茶葉市場的方案。周瑩撥出二十五萬兩白銀,作為鄧監堂開發安康、漢中茶園,研制陜青的專款。鄧監堂手裏有了銀子,率領裕興重茶莊的十一名夥計,翻過秦嶺,進入陜南安康、漢中萬叢山之中,經過三個多月調研考察,選擇了紫陽與西鄉兩地的茶樹作為開發品種,和當地茶農簽訂了茶園開發和供貨合同,預付了五萬銀兩做定金,留下四名夥計長駐紫陽、西鄉做技術指導後,鄧監堂回到安吳堡,一頭紮在研制陜青茶和磚茶上。

自古道:“美酒千杯難成知己,清茶一盞亦能醉人。”陜西是中國綠茶的主產區,東起商南萬山叢嶺,西到秦嶺南坡山巒重疊的西鄉,綿延上千公裏的山野大地河谷上,處處玉帶縷縷繞山坡的茶園,皆飄逸著茶的清香。那青綠色的芽葉,黃綠色的茶湯,鮮醇的香味,曾醉倒過多少文人墨客、仙家僧侶、凡夫俗人。鄧監堂看到陜西產的綠茶足可與蘇杭綠葉相媲美時,一顆蒼老的心突然間恢復了青春,他對周瑩說:“我鄧監堂在有生之年,如不能把陜西綠茶和上好的茶磚賣出三秦地界,重上古茶道,行進在絲綢路上,死也難瞑目啊!”

有著三千多年種茶歷史的紫陽、西鄉兩地產的綠茶,翻過秦嶺進入安吳堡倉房時,周瑩品嘗後,開懷大笑說:“‘百華投春,隆隱芬芳;蔓茗瑩翠,藻蕊青黃’。咱陜西地產的茶葉,也是‘芳茶冠六清,滋味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的佳品嘛。”

經過兩春三秋的實驗,鄧監堂終於在周瑩的全力支持下,研制出了新的茶磚,陜青綠茶的炮制技術得到改進,質量顯著提高,由於在研制茶磚過程中,鄧監堂是在西鄉縣一個名叫天太的茶農家中炮制出第一塊茶磚,所以,在和周瑩商量後,為感謝茶農天太的全力幫助,便將茶磚命名為“天泰牌”茶磚。上市後,因“天泰牌”茶磚加工場和批發地在涇陽縣涇幹鎮,貨因地而名,後來被人俗稱為“涇磚”。“涇磚”一經問市,便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藏北茶莊分號大掌櫃趙道格爾的兒子進安吳堡代父向周瑩拜壽時,對涇磚贊不絕口,說:“天泰牌茶磚比馬合盛的茶磚質地更純,味更清香,一定會受到牧民和藏民的歡迎。我回藏北時,一定要帶三百頭騾和牦牛馱上天泰茶磚,讓藏北人嘗嘗裕興重的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