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十月十八(二)(第3/4頁)

因為這份淡然,才能看清一些事。

為秦梁牽馬墜蹬的,並非外圍百姓們以為的那樣,是大秦太子。

不是,不是贏歷。

而是皇五子,贏晝。

在此收復西域之盛日,在此郊迎祭天之要時,出面的,並非東宮。

這是一個再明白不過的信號。

看著站在宗室裏,面無表情的贏歷,賈環有些不知該怎麽想。

即使在人群擁擠的情況下,贏歷周圍的宗室們,還是稍微的離遠了些。

讓他周遭,形成了難得的一片空地。

似是感到了賈環的目光,贏歷原本低垂著眼簾的細眸,輕輕掃了過來,與賈環目光對視。

淡漠,森冷,極度的冷靜。

這種目光,讓賈環心裏有些發寒。

他甚至都沒看出有一絲恨意和怨意。

可這樣,卻更加讓賈環心冷。

看到是賈環,贏歷似也有些意外。

他細眸微眯了下,然後輕輕頷首,示意了下後,又垂下眼簾,木然而立。

賈環面色微變,心中升起一股不妙。

這時,蘇培盛正宣讀聖旨,宣布隆正帝對秦梁等人的賞賜。

“晉武威侯、黃沙撫遠大將軍秦梁,為一等武威國公,頒丹書鐵劵,歸朝為大秦太尉……”

“晉金城子、黃沙前將軍王鞏,為一等金城伯……”

“晉天水男,黃沙右將軍鄭德,為爾等天水伯……”

“晉……”

一系列的封官加爵,為國朝近三十年來,最大的一次晉爵。

原本就在勛貴一脈中,占了很大比重的黃沙系,自此,更將占據半壁江山。

僅僅秦梁一人,所占勢力,就能與牛繼宗、溫嚴正、施世綸甚至再加上長城軍團所屬一脈,勢均力敵。

看看牛繼宗等人的臉色,就知道隆正帝這一步旗,走的有多高明……

蘇培盛宣告完旨意,黃沙大軍自然又是一陣歡騰。

秦梁等人謝恩之後,欽天監司官林延年滿臉喜色上前,道:“啟稟皇上,吉時已到,恭請皇上登壇祭天!”

林延年這般高興,是因為從黎民時分就呼嘯大作的巨風,此時已經風平浪靜了。

萬裏碧空無雲,秋日高懸。

可不就是良辰吉日。

這說明他這個欽天監司官挑的日子極好。

隆正帝看他的眼神也不如刀割一般了,點點頭後,隆正帝眼神掃了一圈,在東宮身上頓了頓,卻又移開,落在忠怡親王贏祥身上,道:“十三弟,隨朕登壇。”

“嘩!”

一片嘩然。

贏祥更是連忙拒絕,道:“皇上,這如何使得。”

陪皇帝封禪祭天者,除了東宮太子,還能有何人?

贏祥自然不敢,也不願出這個風頭。

隆正帝卻不容拒絕,上前拉著他的手,道:“可當朕手足心腹者,唯十三弟一人。”

說罷,將西域水土交給贏祥,讓他持著,一起往祭壇上一步一階走去。

這時,按照章程,除卻禮樂聲外,當由孔孟二家家主,並桐城四老,及所有太學和國子監學生,還有都中士子,一起誦讀華彩文章,以祝盛世。

萬眾矚目下,孔繼宗、孟言,並桐城四老,率領數千士子書生,站於祭壇之下正中。

先齊拜上天。

而後……

孔繼宗請出聖人孔子牌位,孟言清楚亞聖孟子牌位。

再拜孔孟先聖。

這……

已經和預備的不同了。

百官之首張廷玉眼神一怔,面色微變。

而後,所有人,便聽到桐城四老,以蒼邁的聲音高聲道: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這一刻,所有人霍然色變!

九百九十九階祭天壇,只行至了十余步的隆正帝,步伐凝住,緩緩轉身。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數千太學及國子監和都中士子書生們,昂首挺胸,高聲奉讀道。

這一刻,原本平息的大風,驟然再起。

所有人,從心底深處,感到了一絲深入骨髓的寒意。

待士子書生讀完那篇名傳千古的孟子言後,桐城四老之首顧千秋老人一步站出,老軀如蒼松,傲視祭壇上,身子凝固住的隆正帝,蒼邁之聲再起: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不奉弑君謀母,倒行逆施之賊也!”

隨著顧千秋的話音落地,身後再傳來數千士子激昂的讀書聲: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