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十月十八(二)(第2/4頁)

只是看起來有些唬人罷了。

賈環本來還不以為然,若只唬人後世還操練這些做什麽?

後來卻又想明白了,冷兵器時代,和火器時代,完全是兩個概念。

後者訓練成一致,可以做到排槍斃敵。

但是前者,一旦廝殺起來,還講究步伐一致,就有些扯淡了。

當然,想明白後,賈環還是勸說秦梁接受這個意見。

因為視覺和聽覺效果好啊!

哪怕不用正步走,只是齊步走,三萬大軍齊步轟踏出來的聲勢,都能震撼山嶽。

這對提高黃沙軍團的聲望有益處,秦梁也就答應了下來,這才有了今日這一幕。

賈環自然不知,這等事,卻讓隆正帝的猜疑之心,更重了三分。

不過,就算知道,他也不在乎……

知道真相的畢竟是少數,除卻隆正帝和軍方幾個知道內情的巨頭外,其他人,尤其是宗室和文官,無不為黃沙軍團的驚天氣勢所震撼。

要知道,大軍尚在數千步外,眾人只能看到整齊劃一的軍陣,連最前面士卒的面龐都看不清。

可這麽遙遠的距離,眾人依舊能感受到腳下大地的顫抖。

都中百姓,更是激動不已,又都深信不疑。

若非如此強軍,又怎能覆滅準格爾,又怎能驅逐厄羅斯賊軍,收復這萬裏山河?

當一個身著金黃色莽龍袍的少年,從觀陣隊伍中走出,迎上秦梁大軍,親自為秦梁牽馬引路時,整個場面的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皇子,不,應該是太子牽馬,真真是了不得!

“大秦萬勝!”

“大秦萬勝!”

都中數十萬百姓激動的無以復加,舉手狂呼。

一時間,聲動四野。

待到那位皇子將秦梁戰馬牽到距離黃台百丈外時,秦梁翻身下馬。

軍禮參拜後,蘊含強勁內勁的聲音,讓每個人都聽得見:

“臣秦梁,奉吾皇旨意,出征西域,收復故土。

今日,西域之山河土木,盡歸皇秦。

願天佑大秦,吾皇萬歲!”

“天佑大秦,吾皇萬歲!”

“天佑大秦,吾皇萬歲!”

秦梁聲音落,三萬黃沙大軍,齊齊下拜,聲震天地。

都中百姓緊隨其後,也一起跪拜喊道:

“天佑大秦,吾皇萬歲!”

“天佑大秦,吾皇萬歲!”

這一刻,隆正帝一張素日來陰沉的臉,漲的通紅。

細眸中滿是激動。

對他而言,天下萬民誠心呐喊出的“天佑大秦,吾皇萬歲”,比旬日大朝時,百官口不對心、有氣無力喊出的“吾皇萬歲”,要動聽一萬倍!

這,才是他的天下萬民!

感覺到身後蘇培盛小聲的提醒,隆正帝收斂了下心神,壓住心中的激動,重復帝王本色,他率領宗室王公,文武百官,大步向前。

行至秦梁身前,隆正帝親手將秦梁扶起,亦用蘊著內勁的聲音,使得皇音傳四方,高聲道:“誰能橫刀立馬,唯朕秦大將軍!”

“轟!”

此等對將軍的至高贊揚,讓所有人都振奮到顫栗,齊齊嘶吼道:

“大將軍萬勝!”

“大將軍萬勝!”

“大將軍萬勝!”

秦梁復跪地,面容亦微微動容,沉聲道:“臣,謝吾皇隆恩!”

所謂金口玉言,方才隆正帝那句褒贊,不是隨口說的,而是在天下萬民之前,是在封禪祭天台前所言。

這句話,將會傳諸四海,流芳百世。

這句話,也將會隨著隆正帝登壇祭天,而禱告蒼天。

這句話,將會成為武威侯秦家,世代之榮耀。

秦梁再次被隆正帝親手扶起,一時間,聖眷無兩。

“父皇,這是大將軍從西域帶回的西域水和西域土,敬獻給父皇!”

一旁,之前為秦梁牽馬墜蹬的皇子,也跪地,舉起雙手上的兩個碗口大的小包袱,高聲笑道。

“好!”

“好!!”

隆正帝顫著手接過那兩個小包袱後,連道了兩聲好,然後忽然高高舉起,大聲道:“朕,以此西域之水土,告天下萬民。

漢唐故土,萬裏西域,今日復歸秦!”

“萬歲!”

“萬歲!”

“萬歲!”

所有秦人,但凡炎黃子孫,在這一刻,無不動容落淚,發自肺腑的瘋狂呐喊著。

無論是宗室王公,還是文武百官,亦或是天下萬民。

這個時代的人們,對於祖宗故土的歸屬,看的比性命更重。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每個華夏百姓,都希望看到祖宗故土的完整統一。

賈環亦激動不已,不過並沒有到瘋狂的地步。

不是因為他血脈裏流淌的非炎黃血,只是……在他心裏,西域本就是秦土。

他來這個世上之前,在前世,西域便一直是華夏之土,從未改變過。

所以,稍微有些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