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7章 周氏兄弟(一)(第2/3頁)

楊玄感滿意地點了點頭:“令尊倒是看得很清楚,玄感一直以為南朝雙璧,在軍事才能上半斤八兩,但若是論心胸氣度和見識水平,還是周老將軍更勝一籌。”

周家二兄弟對視一眼,都暗露喜色,周仲隱道:“楊將軍,世人都以為蕭摩訶才是南陳第一名將,你這話倒是第一次聽說。”

楊玄感看到這兩兄弟惺惺作態的樣子,心中覺得好笑,但臉上仍然擺出一副真誠,他擺了擺手:“玄感一直以為,論沖鋒陷陣,陣前鬥將,蕭摩訶無愧南朝第一,但是兩軍決勝比的不是個人的武勇,項羽英雄蓋世,天下無敵,但照樣敗於韓信之手,就是這個道理。”

“而且在南朝的時候,蕭摩訶雖然手握重兵,看起來壓過令尊一頭,但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在陳叔寶登位時的擁立之功。”

“這可不是我楊玄感一個人的見解,就是本朝名將賀若弼也曾經當面對令尊說過,當聽說令尊被調到荊州一帶,防禦順江而下的隋軍時,他就知道強渡長江,直攻建鄴的計劃肯定能成功了,言下之意是負責建鄴一段防衛的蕭摩訶不如令尊。”

周仲安雖然極力作出一副謙虛的模樣,但仍然掩蓋不住他眼中的得意,笑道:“那是賀若將軍的謙遜之詞,作不得數的。”

楊玄感心中暗笑這兩兄弟果然是性情中人,聽到別人贊美自己的父親仍然是掩飾不住的高興,索性繼續吹捧幾句,把關系弄得更近一些。

於是楊玄感道:“不然,不然,賀若弼一向眼高於項,就是家父,也沒放在他眼裏,卻對令尊如此高的評價,這絕對不是謙遜客套。事實上,即使是先皇也是同樣的看法,要不然為何同為南朝降將,卻重用令尊,冷落蕭摩訶呢?”

周仲隱的眼光突然變得有些黯淡起來:“也許這是先皇的策略呢,故意起用家父,而打壓在南朝聲望相對更高的蕭老將軍,這應該就是帝王的馭下之術吧。”

楊玄感笑了笑:“先皇的心思,我們這些臣下哪能知道呢,還是少猜測為好。二位今天來此,只是跟在下說這書信之事嗎?”

周仲隱正色道:“書信之事,家父是前天收到的,當時楊元帥率奇兵出擊,家父留守大營,書信是當著眾位將軍的面收下的,眾位將軍都看過此信,送信之人也被扣留,剛才家父已經去向楊元帥稟報此事了。”

“我二人來此,純粹是仰慕楊將軍的威名,楊將軍少年英雄,令癡長幾歲卻無所建樹的我兄弟二人景仰不已,沒有別的意思。”

楊玄感哈哈一笑:“二位請不要誤會,玄感最喜歡結交年齡相仿,脾氣相投的英雄豪傑,周家世代將門,玄感早就想結交。只是第一次見面就提及這些,感覺略微有點意外。”

周仲隱點了點頭:“確實聊得有些離題了,其實我兄弟二人本來只是想問問楊將軍對於此次戰爭前景的看法,不知不覺就扯了這麽多蕭摩訶的事情,呵呵。”

楊玄感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蕭摩訶其人,玄感也一向佩服,但總感覺此人只是沖鋒陷陣的勇夫,並非決勝千裏的名將。勇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弱,而將略卻是會隨著經驗的積累而得到增強,這恐怕才是先皇重用令尊而非蕭摩訶的根本原因。只可惜蕭摩訶看不到這點,心生怨恨,最後走上絕路,怪不得人。”

周仲安嘆了口氣:“只是身為江南之人,明知蕭老將軍沒有好結局,心裏總是不太舒服,他自己也在信裏感嘆了這點,說自己先降大隋,後又跟隨楊諒謀反,不可再背棄楊諒,不然一人三反,徒增罵名而已,只求家父能盡量保全他的家人而已。”

楊玄感沉默了一陣,開口問道:“蕭摩訶可還有什麽子嗣?”

周仲隱道:“蕭老將軍一生征戰,得子時已經年過三十了,長子蕭世廉,比在下年長六七歲,現年四十出頭,幼子蕭世略,曾經在南陳滅亡時被人裹脅,打著他的旗號起兵作亂,後來兵敗伏誅了,當時還不到二十歲。”

楊玄感搖了搖頭:“聽說上次蕭世略謀反,本來按律蕭摩訶也應該連坐的,玄感曾聽家父說起過此事,時任大理少卿的趙綽堅持要按律法辦蕭摩訶,是先皇最後強行特赦了蕭摩訶。哼,想不到先皇對蕭摩訶如此厚恩,此人竟然還以怨報德,先皇屍骨未寒,他就跟著楊諒起兵作亂。”

周仲安接過了話頭,道:“仲安也以為蕭老將軍此舉實在有損一世英名,即使僥幸成事了,也不過是呂布之流而已,算不得英雄。只是蕭老將軍的一門香火,怕是要就此斷絕了。”

“世廉兄與我們家一向交好,自從世略謀反伏誅後,他便棄武轉文,十幾年來從不手執刀斧,性格也是寬厚仁和,其實我兄弟二人此次前來,也是想私下求求楊將軍,能否放蕭世廉一條生路,如果需要運作打點,我兄弟二人願意出錢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