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3章 長孫晟的選擇(二)(第3/3頁)

長孫晟點了點頭:“確實是浩大的工程,一代人是很難完成的,可能要有幾代甚至是幾十代人的持續努力。”

“但總要有人開這個頭,就好比長城,也不是秦始皇帝一個人修的,在那之前,燕趙都有防禦胡人的長城,秦始皇帝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把這些已有的城墻連結,新建,修復起來,又經過後代的發展,才有今天我們看到的長城。”

“我長孫晟願意開這個頭,把我漢家的農耕逐步北移,化草原為農田,只有這樣,才能讓子孫後代不再受匈奴之禍。”

楊玄感咽了泡口水:“難怪以前只有晉王肯支持你。他當時為了奪位,什麽事都肯幹。”

長孫晟長嘆一聲:“可惜我當時不知道這點,以為晉王是真心實意地想有番作為,肯支持我的計劃,沒想到他只是想通過我聯絡突厥,以作為自己今後的外援而已。”

“後來晉王成功地入主了東宮,但看到啟民可汗的力量實在太弱,非但不能成事,反而需要我們隋軍去幫他對付已經大不如前的達頭可汗,於是便毫無繼續扶持他的興趣,這個資金方面對我的支持也就此中斷了。”

楊玄感點了點頭:“可是晉王對你的計劃支持斷了,楊勇和高大人就會支持你的計劃?他們兩個一個給免官,一個給廢黜了,自身都難保,開出的空頭支票你也信?”

長孫晟搖了搖頭:“我根本不是因為信他們才會跟他們走到一起,純粹是給宇文述逼的。”

楊玄感聞言一震,他總是對宇文述企圖通過朔方梁家結識突厥王子的真實意圖懷疑,這次聽到長孫晟親口說出,迫不及待地問道:“這其中又有什麽玄機?”

長孫晟咬牙切齒地說道:“那宇文述不知道起了什麽心思,一直在晉王,不,現在應該叫太子了,面前進言,說是突厥的三個王子都是雄才大略的人,以後可以幫得上太子。”

“當時我曾經勸過太子,讓他不要養虎為患,保持現在草原上的這種互相攻殺,沒有雄主的分裂狀態是最好的結果,我們大隋可以趁著草原衰落慢慢地向北邊推進,如果能持續個幾代人的努力,至少讓整個漠南成為漢人的農田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退一步說,就算是變成農田的地方以後守不住,或者是內地出事了要遷回來,已經變成農田的地方也只會成為荒漠,不可能再長出草來。只有讓北方的草原消失不見,我們漢人幾千年來的威脅才會真正徹底地消失。”

“可是太子對此根本不感興趣,他只想順利登基而已,至於登基以後是不是要有一番作為,現在誰也沒法下結論。依我看來,象他現在這個樣子,至少是不會有始皇帝修長城以拒匈奴的決心和意志的。”

“但那宇文述卻極力慫恿太子繼續扶持啟民可汗的三個兒子,讓他們吞並周圍的小部落,變得強大起來,還說太子只要一天不能登位,事情始終存有變數,必須要留有後路,所以他極力請纓,說自己有辦法聯系上突厥的那三個王子。”

“我跟突厥鬥了一輩子,怎麽可能眼睜睜地看這種養虎為患的事情發生?於是極力向太子勸諫,讓他放棄這個想法,只要支持啟民可汗這個扶不起的阿鬥就行了。萬一真的有事,啟民可汗是個講義氣的人,也一定會保護他的。”

李密突然笑了起來:“長孫將軍,我看你是當局者迷啊。太子偏向宇文述的真正原因你還不明白嗎?他說白了是不放心你長孫將軍,怕你跟突厥的關系太密切,到時候尾大不掉,萬一起了別的心思,他難以控制啊。”

長孫晟聞言一聲嘆息:“這個道理我也是後來才想明白的,但當時我以為一直對太子多年忠心耿耿,又知道了他這麽多私密的事情,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不給我這個面子的,我跟突厥打了一輩子交道,他應該聽我的意見才是。”

楊玄感聽了李密這樣一說,也明白了過來:“四夷之中,北邊草原上的餓狼永遠是最大的威脅,長孫將軍,你跟他們走的越近,太子就越會害怕你,你可以讓突厥人作太子的外援,也可以讓突厥人做你的外援,如果你是太子,對於一個有如此能力的屬下,你會信任還是會害怕?”

長孫晟點了點頭:“所以太子需要借宇文述的手,來插手突厥的事情,不讓我一個人說了算,我扶持了啟民可汗,他就去扶持啟民那三個兒子,把這三頭餓狼養肥。甚至還逼我讓自己的三兒子出面,給他們的生鐵走私牽線搭橋。我就是氣不過太子的這種行為,加上皇上有意無意地向我暗示過,說是現在太子的勢力太大,楊勇那邊反倒是沒有什麽勢力,要我幫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