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3章 長孫晟的選擇(二)(第2/3頁)

楊玄感點了點頭:“不錯,高仆射在位時,不僅是對突厥不想動兵,就是對高句麗的征伐,也是極力反對的,還有一年西邊的吐谷渾的王子率眾來降,也是他勸皇上不要予以接納,以免陷入與吐谷渾的戰爭之中。”

長孫晟的語調開始放緩,透出一股心酸與沉痛:“是的,當時我以為高颎和楊勇,一個宰相,一個太子,成天只知道混吃等死,不思進取,毫無作為。”

“而晉王卻是雄心勃勃,意圖開拓四方,我那時與他談話時,只覺得他會是象秦皇漢武那樣的一代雄主,至少對我進擊突厥的策略是全力肯定的。”

“楊玄感,你也知道我們長孫家並不是漢族的累世豪門,世家大族,想要出人頭地一定要建功立業才行,不思進取,無所作為就是我長孫晟最大的敵人,出於這種考慮,我只能選擇和晉王站在同一輛戰車上。”

楊玄感沉聲道:“所以你就寧可讓突厥再度強大統一,好作為晉王的外援,助他奪位?”

長孫晟雙眼圓睜,聲音鏗鏘有力,氣場瞬間暴發出來:“不錯,我可以毀掉全盛時的突厥,就有本事再毀掉突厥一次,我有這個自信。啟民可汗是個什麽東西我最清楚不過,你們也很了解,他不可能成為本朝的威脅,我長孫晟助晉王登基,利用突厥只會是手段,絕不是目的。”

楊玄感的聲音中帶了幾分嘲諷:“那麽長孫將軍對於現在草原上的那三頭白眼狼又能作何解釋?他們也在你的考慮和計劃之內嗎。”

長孫晟突然笑了起來,與前面幾次他或而仰天長笑時那種豪氣幹雲,或而瞪眼狂笑時的那種殺氣逼人,或而聲如洪鐘笑聲奪人心魄時的那種振聾發聵都不一樣,這回的笑聲卻體現出了一種英雄氣短,壯志未酬時的滄桑與淒涼,聞之讓人心酸。

長孫晟收住了笑,直視楊玄感的雙眼中竟然隱隱有淚花閃現:“楊玄感,我長孫晟今天索性跟你說個明白,這三頭白眼狼就是我和太子後來決裂的根本原因!”

楊玄感聽得渾身一顫,連守在帳門處的李密也是聞言變色,吃驚地扭過頭來,看著長孫晟。楊玄感忙問道:“長孫將軍,這其中又有何隱情?”

長孫晟緩緩地說道:“我當年投靠晉王,是因為志同道合,他支持我主動出擊,以各種手段分化瓦解突厥,在突厥的力量削弱後再調集大軍出塞,將之一舉擊潰,這一點,在開皇十九年的那次反擊後,就基本上達到了目的。”

“可是都藍可汗和達頭可汗敗得太快太慘,甚至連我都沒有料到他們會垮得這樣快,本來以我的意思,在大利城扶持一下啟民就可以了,不能把他養得太肥,更不能去扶持他的那三個野心勃勃的兒子。”

“可是開皇二十年的那次晉王征伐達頭可汗後,一切就變了,晉王所有的注意力和心思從此全放到了打擊楊勇,自己入主東宮上,對突厥的事務不再感興趣。”

楊玄感插話道:“長孫將軍,這樣不是很好嗎?突厥的事情完全由您決定了吧,你可以充分實現自己的設想了呀。”

長孫晟搖了搖頭:“哪有這麽簡單?!要知道,以前分化瓦解突厥內部,需要收買許多部落的首領,這要用到大量的金錢。晉王撈到戰功以後,順利地當上了太子,對此就不再感興趣,也就不再出錢支持我繼續擾亂突厥。”

楊玄感奇道:“這錢怎麽是晉王出的?這可是國家的事,難道不是皇上出錢嗎?”

長孫晟道:“皇上生性小氣,不能立竿見影的事情哪舍得連年這樣大手筆地投入?不瞞你說,這些年分化瓦解突厥的錢,有一大半是晉王出的。就連啟民可汗當年招收那些突厥仆從部落的牛羊,也有不少是晉王出錢從隴右一帶的羌人和吐谷渾人那裏買的。”

楊玄感明白了:“所以後來晉王當了太子了,不需要你再引突厥為外援,就不給你錢了?你就因為這個而轉向了楊勇?”

長孫晟搖了搖頭:“我長孫晟沒有那麽淺薄,無論我倒向誰,都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想我朝能一勞永逸地解決突厥問題,讓這些北方草原上的強盜以後也不能為禍我們的子孫後代。”

“扶植啟民只是我計劃的第一步,我最終的目的是想逐步向著北方的草原一步步地遷移人口,築城農耕,象漢武大帝經營河套草原那樣慢慢地把北方的草原變成耕地,從根本上毀掉這些草原餓狼的生存基礎。”

楊玄感聽得瞠目結舌,他想不到長孫晟的胃口如此之大,竟然能想到這麽遠,總覺得不太切合實際:“長孫將軍,你這個浩大的工程要到猴年馬月才能完成啊?”

“別說是整個草原,就連河套那一塊地方,都是經營了幾百年也沒穩定下來,漢末大亂的時候,朔方的戍守軍民撤回內地,那裏就成了沙漠了呀,當年的朔方郡治早就不在了,現在的朔方乃是胡夏所建的統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