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2/23頁)

在護廊上面是高側窗,之所以這麽叫是因為中間夾著窗戶,可以照亮中殿的上半部。

當初王橋老教堂修建的時候,建築匠靠厚墻皮來加固,而且只敢開低矮狹窄的小窗,光線很難照進來。湯姆時代的建築匠明白了只要墻壁垂直不偏斜,建築物就會堅實牢固。

湯姆設計出了中殿墻的三截——連拱廊、護廊和高側窗——嚴格地按照三比一比二。連拱廊占墻高的一半,護廊是連拱廊的三分之一。教堂裏一切都合比例,它使整個建築有一種崇高正直的感覺。湯姆打量著畫好的圖,認為它的樣子十分莊嚴優美。但菲利普會這麽認為嗎?湯姆可以看見一排排的拱券沿著教堂的長度走下去,午後的陽光勾勒出上面的線條和雕刻……但菲利普會同樣看到這些嗎?

他開始畫他的第三張圖。這是教堂的平面圖。在他的想象中,他看到了連拱廊中的十二個拱券。教堂也就此分隔成十二間,叫做隔間。中殿將是六個隔間那麽長,聖壇占四個隔間的長度,中間的第七、第八兩個隔間留做交叉甬道,向兩側伸展出兩條甬道,頂上是高聳的塔樓。

所有的大教堂和大部分教堂都是十字架形的。當然,十字架是基督教簡明而最重要的象征,但也有實用的原因:兩條甬道為附加的祈禱室和放置聖器及法衣的這類房子提供了空間。

湯姆畫定簡單的平面圖之後,又回到了中心圖,表示出從西端看進去的教堂內部景觀。現在他畫出在中殿後面高聳的塔樓。

塔樓的高度或是中殿的一倍半,或是兩倍。低的塔樓給予建築物一種吸引人的規則外觀,從側甬道到中殿再到塔樓,均等地分為三段:一比二比三。而高的塔樓就更吸引人,因為那樣的話,中殿將是側甬道的兩倍高,塔樓又是中殿的兩倍高,比例是一比二比四。湯姆選定後一種更吸引人的,這將是他親手建造的唯一一座大教堂,他想讓它高聳人雲,他希望菲利普會有同感。

如果菲利普接受了這個設計,湯姆當然還要更仔細,比例更精確地重畫一個。還會再畫許許多多,可能有上百幅圖:花座、柱子、柱頭、梁托、門洞、塔樓、台階、滴水嘴,以及無數的其他細部——湯姆得畫上好幾年。但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是這座建築的基礎,看起來蠻好,簡明、省錢、雄偉,完全合比例。

他不能等著,他要把它拿給人看。

他本來計劃找個適當時機把它拿給菲利普副院長;但現在既然已經畫好,他想讓菲利普馬上就看到。

菲利普會不會以為他自以為是呢?副院長並沒有要他準備一個方案。他可能已想好了另一位建築匠師,一個他聽說建過另一座修道院而且工作很出色的人。他可能會笑話湯姆的抱負。

另一方面,如果湯姆不給他看點什麽,菲利普也許會以為湯姆設計不了,從而不考慮湯姆而另雇別人。湯姆不準備冒那種風險,他寧可被認為是自以為是。

那天下午天還很明亮。這是修士們在回廊裏學習的時間。菲利普會待在副院長住所,讀他的《聖經》。湯姆決定去敲他的門。

他小心地擡著他的石膏盤,離開了客房。

當他走過廢墟旁邊時,建造一座新的大教堂的前景似乎看來令人生畏了。那麽多石頭,那麽多木料,那麽多手藝匠人,那麽些年頭。他得掌握這一切,確保材料源源不斷地供應,監督木料和石頭的質量,雇用和解雇工人,不斷地用鉛錘和水平儀檢查他們的工作,為模型做樣板,設計和制作吊裝器械……他不清楚自己到底有沒有那能力。

接著,他又想到從無到有的創造是多麽激動人心;將來有一天,在目前這塊除了廢墟還一無所有的地方,他將看到一座新教堂矗立著,而且能夠說:這是我修建的。

他腦子裏還有一個念頭,那是深埋在塵封的角落裏的,他簡直不願意對自己承認的一件事。埃格妮絲死時沒有教士,她給埋在一塊沒有獻祭的土地裏。他很想回到她的墓邊,請一名教士為她祈禱,也許再豎起一座小墓碑;但他擔心:如果他用某種方式引起人們注意她的墳墓,棄嬰的整個故事就會給揭示出來。把一個嬰兒撇下等死終究算是謀殺。時間一周一周地過去,他越來越為埃格妮絲的靈魂憂慮,到底有沒有好的安置之地呢?他不敢向教士問及此事,因為他不想說出細節。但他用這樣一個想法安慰自己:如果他修好一座大教堂,上帝一定會對他垂青;他不知道他能不能要求讓埃格妮絲替他領受那份垂青。如果他能把建大教堂的工作奉獻給埃格妮絲,他會覺得她的靈魂是安全的,他也就可以放心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