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官渡鏖兵

上一節講了曹操以武力開創事業的第一個裏程碑,即擒殺呂布的下邳之戰。本節講第二個裏程碑,大破袁紹的官渡之戰。那麽曹操與袁紹,有什麽樣的恩怨情仇?官渡之戰是如何發生,具體戰況有何看點?最後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決定這場戰爭勝負的原因,又有哪些值得後世深思的啟示呢?

要知道官渡之戰的來龍去脈,先要從曹操和袁紹的恩怨情仇說起。

說起恩怨情仇,曹操與袁紹的情況,就和曹操與呂布的情況大不相同了。曹操與呂布,好比一場拳王爭霸賽,兩人一上場就開打,你把我打得鼻青臉腫,我又把你打得皮開肉綻,直到呂布一方被消滅為止;鬥爭始終激烈,持續時間只有四年。而曹操與袁紹,則好比一場情侶談戀愛,前面大約有十年之久的溫柔親密,到頭來反目成仇大打出手,最後以袁紹一方迅速垮台而告終。

曹操比袁紹小一歲左右,大體是同齡人。兩人的關系,至少在二十六七歲時就已經開始。那是東漢靈帝光和年間,曹操在京城洛陽再度上崗,當上議郎。這議郎的職責很輕松,是對朝廷政務發表一下議論,所以他有充裕的時間去交朋結友,努力培養人際關系。而這時的袁紹,也正在京城中為自己的政治發展打基礎,努力培養人際關系。兩人的好友中,都有京城的社會名流何颙、張邈等,因此,兩人在這時應該已經建立起了友誼。

中平五年(188),東漢靈帝對京城禁衛軍進行大改組,設置西園八校尉,統領至關重要的禁衛軍。所謂西園,是洛陽西郊皇家園林上林苑的別稱。禁衛軍總指揮官是上軍校尉,由最受寵的青年宦官蹇碩擔任。下面的七名校尉,也就是分隊指揮官之中,曹操出任典軍校尉,袁紹出任中軍校尉。這樣一來,三十四五歲的曹操與袁紹,就從朋友進而一步升溫,變成了同僚。

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地方群雄起兵聲討董卓,推舉袁紹為聯軍盟主。而曹操也是聯軍的成員,名義上要服從袁紹的指揮。於是,兩人的關系,又再次升溫,變成了同盟的上下級關系。

自從變成同盟的上下級起,整整六年間,雙方的關系就進入火熱階段,至少外表看來是如此,難怪《三國志》卷七《臧洪傳》中有四個字的形容,叫做“袁曹方睦”。在這種一團火熱當中,又以曹操從袁紹身上得到的恩惠為最多。恩惠在哪裏?“三國探客”告訴你。

數得出來的、端得上台面的恩惠,至少有四大樁:

第一樁,初平元年(190),曹操跟隨聯軍討伐董卓。眾人都觀望不前,實力最弱的曹操,帶領手下五千人馬孤軍冒進,結果在滎陽(今河南省滎陽市)一戰大敗,被董卓軍隊打成了光杆司令。曹操跑到南面的揚州招兵買馬,招到一批但又跑掉不少,最後只剩下千把人,勢單力薄站不住腳,只好去投靠袁紹。袁紹以盟主身份熱情接待,贈送他一部分人馬,曹操這才勉強恢復了元氣。命運絕處逢生,當然要算大恩惠一樁。

第二樁,初平二年(191),曹操在東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濮陽縣)一帶,打敗了農民武裝黑山軍。袁紹立即以盟主身份,自行任命曹操為東郡太守,曹操從此有了一個郡的根據地。地盤從無到有,更要算大恩惠一樁。

第三樁,初平三年(192),兗州刺史劉岱陣亡,兗州的官員恭請曹操去做當家人。但是,在長安的東漢朝廷,認為曹操接管兗州,未經朝廷批準,純屬非法行為,於是另行派遣新的州刺史金尚,前去接任。這時的袁紹,又以聯軍盟主的身份,自行任命曹操為兗州刺史。曹操的地盤,首次從一個郡擴大到一個州。地盤大大擴張,也要算大恩惠一樁。

第四樁,興平元年(194),曹操指揮主力軍團,進攻東邊徐州的軍政長官陶謙。呂布趁虛占領了曹操的根據地兗州。曹操回頭擊潰呂布後,袁紹又向東漢朝廷上奏,請求依然讓曹操擔任兗州的軍政長官,使曹操重新在兗州站穩腳跟。雪中送炭,這就更要算大恩惠一樁了。

總而言之,這六年之中有四年,年年袁紹都給曹操幫了大忙。曹操能夠從無到有,從小做大,從弱做強,全靠袁紹的鼎力支持;可以說,沒有此前的袁紹,也就沒有後來的曹操。難怪後來袁紹在與曹操翻臉算總賬的時候,能夠在討伐曹操的檄文當中,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有大造於操也”。大造者,大恩大德也。這明明白白記載於《三國志》卷七《袁紹傳》中。

人世間的事,真是復雜多變。這一對溫柔親密的同行伴侶,最後還是反目成仇了。造成感情破裂的原因,說起來也很有點俗套,那就是出現了第三者。

這個第三者,就是年輕的東漢獻帝劉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