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夾擊(第2/3頁)

宅子西路,就是年羹堯早年的舊居,如今他的長子江浙道禦史年熙居於此處。

書房中,年熙看著父親,帶著幾分羞愧道:“都是兒子不好,連累父親清名受損。”

原來,接連彈劾年羹堯的兩位禦史,都是年熙督察院的同僚。其中一位,還是早先江浙道禦史最有力的競爭者。

那位禦史,在督察院當了十來年差,按照履歷,絕對有資格升任江浙道禦史。只是寒門出身,沒有後台,最後是年熙橫空出世,占了江浙道禦史的缺。

年熙雖曉得,無風不起浪,若沒有父親的倨傲,也不會引來禦史側目,但是“子不言父過”,他只能反省自身。

通過這件事,也讓他警醒。

這不過是個毫無背景、沒有任何勢力的小禦史,心中記仇,都能咬人一口報復;江浙道那邊,牽扯到朝中各方勢力。

他要做個好禦史,到底是為家族爭光,還是為家族埋禍?

年羹堯見兒子隱隱地露出幾分憔悴,皺眉道:“不遭人嫉是庸才,不過是幾只跳梁小醜,胡亂叫嚷,不必放在心上。這些日子,瞧著你又瘦了,太醫是怎麽說的?不可太熬神,你若再這麽心思重,這禦史不做也罷。”

年熙聽了,想起曹家那三柄如意,道:“父親,皇上對曹家向來恩重。曹颙雖沒什麽,到底還要看在平郡王的面子……”

年羹堯沒等他說完,就擺擺手道:“好了,好了,真是啰嗦……往後在家中,少提這些沒用的,要是傳到老太爺耳朵裏,老太爺又要胡思亂想……”

……

金魚胡同,十三阿哥府。

今年巡行塞外的隨扈名單已經下來,十位皇子隨行,為歷年隨扈皇子人數最多的一次。但是,十三阿哥並不在這十人中,而是同五阿哥、十二阿哥、十七阿哥留守京城。

四阿哥得了消息,怕十三阿哥難過,專程過來探望。

十三阿哥卻是不以為意,道:“四哥,不管是在皇阿瑪跟前,還是留守京城,都是為皇阿瑪盡孝,為國盡力。況且旁人怕京城酷熱,弟弟卻是恰恰相反,耐得住熱,受不得寒的。塞外風硬,皇阿瑪留我在京,說不定正是因心疼我。”

他說的是他的風濕,四阿哥見他精神還好,並無不快之處,也算放了心。

再想想,京城留下這幾位,都不是精幹皇子。十三阿哥在其中,也算是處理政務的翹楚,趁機多熟悉熟悉政務,也算是好事。

十三想起近日年羹堯在京城招搖的傳聞,對四阿哥抱怨道:“四哥,早年瞧著年羹堯還算知禮,怎麽當了十幾年的封疆大吏,反而不懂規矩了?往公裏說,曹颙是超品伯,身份比他高了不是一分、兩分;往私裏說,他是四哥的門人,曹颙是四哥的親侄女婿,算是他的半個主子。今日他要曹颙避道,明兒是不是我見了他,也得給他避道?”

四阿哥聽提及此事,也是莫名心煩。

年羹堯的驕狂,四阿哥比外人知曉得更深。如今又鬧出禦史彈劾來,雖說其中固然有年熙得罪人的緣故,也是年羹堯行事不夠恭謹,將小辮子遞到旁人手中。

偏生,四阿哥一句重話都說不得,還得順毛哄著。

“想來是他對曹颙有些成見的緣故,在旁人面前,他也沒有什麽不當之處……前些日子,我還特意說了,叫他看在你的面子,給曹颙留幾分余地……”十三阿哥與年羹堯都是四阿哥極為看重之人,四阿哥不願十三阿哥同年羹堯生了嫌隙之處,如是說道。

不聽這話還好,聽了這個,十三阿哥心裏更是犯嘀咕。

以卑蔑尊,讓曹颙避道,這就是給他十三阿哥“面子”?這樣的“面子”,真是讓人心裏膈應,還不若不給的好。

只是他也聽出四阿哥話中盡是維護之意,想著年羹堯是四阿哥的內親,年氏在雍親王府倍受寵愛,地位僅次於嫡福晉,十三阿哥就知趣地沒有多說什麽,將話題轉到聖駕即將出京之事上……

……

有一有二有三,這“偶遇”三次後,曹颙就將年羹堯的事情撂到一邊,等著看熱鬧。

畢竟他這個戶部侍郎不是擺設,每日裏各種雜務也是繁瑣得緊。加上十六阿哥已經露出消息,他在今年的隨扈名單上,這家裏家外也要妥善安置。

幸好小五要先在吏部主持下,學習半年,不至於馬上補缺出京,所以兩府事務可以都托給小五。

數日之間,就有禦史鬧騰起來,年羹堯的“跋扈”,就成了眾所周知之事。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並不意外。因為早有九阿哥在旁,虎視眈眈,等著抓年羹堯的把柄。

年羹堯早年可是做墻頭草的,在八阿哥跟前極盡鉆營,直到二廢太子,八阿哥受了申斥,失了聖心,年羹堯才開始做雍親王府的好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