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年大將軍

李紱算是幸運的,因為他是文會試的副主考,不是武會試的。

這些憤怒的舉子,即便沖進了李宅大門,也沒有李家仆人們擔心的事情發生。

是啊,這些人尊奉孔孟之道,秉承著“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原則,並沒有人敢隨意動手。

但是一句句謾罵,一句句誅心之言,卻是入了李紱耳中。

李紱站在屋檐下的台階上,沉著臉什麽都沒有說,只是平靜地看著因眾人的推搡倒地的大門。

這會兒功夫,順天府的差役已經到了。

為首的捕快,看見李紱身上的補服,小跑著上前行禮……

……

暢春園內,清溪書屋。

康熙坐在炕上,看著理藩院送來西蒙古各部請求賑濟的折子,眉頭緊鎖。

這兩年,西北連年大旱,大批的牲畜死亡,不僅牧民餓肚子,就是有爵位的蒙古貴族,也有不少日子過得窘迫。

西蒙古連著回疆蒙古,必須得安撫。可是蒙古人就是狼,喂不飽要咬人,喂飽了也不安分,康熙怎麽樂意填這個無底洞。

再說,自打康熙五十二年以後,各地減免賦稅,朝廷也不寬裕。

康熙揉了揉額頭,吩咐魏珠,道:“使人將這折子送到戶部四阿哥處。”

魏珠俯身接了折子,應聲下去,才退到門口,便聽到有人道:“皇上,誠親王與雍親王求見!”

“宣!”康熙在屋子裏聽見,揚聲道。

這兩位手中捧著厚厚的文書,先後進門。

“磨堪完了?”康熙待他們行過禮,掃了眼他們拿進來的文書,開口問道。

“是,皇阿瑪,三月初六起,至昨日下午,今科中試之一百七十三人,接磨堪完畢。其中十二人文章俱劣,這十二應試舉人的原卷在此,還請皇阿瑪定奪。”三阿哥俯身回著,將拿來的答卷也雙手奉上。

康熙點點頭,道:“呈上!”

三阿哥上前幾步,將手中的答卷送到康熙手邊的桌子上。

不管這文章內容如何,單說這歪瓜裂棗的字體,就引得康熙皺眉。他拾起其中一卷,從頭看了,雖無犯忌之處,但是實算不得好。

他放下這卷子,隨意又拾起兩篇,沒有什麽毛病,八股做得平平,絲毫不出彩。他再翻翻下邊的,還有幾篇筆跡算是清晰,字體也能入目的,文章做得也將可。

“就查出這些,沒有其他問題?”康熙撂下卷子,問道。

“回皇阿瑪的話,按照規矩,每房兩名房官,需二人共同閱卷,商定取舍。這些磨堪中,兒臣等發現數卷只有一人印記的,不知是一人獨閱,還是二人同閱。”三阿哥躬身回道。

康熙神情稍緩,雖是派兩個皇子追查此事,但是像“科舉舞弊”這樣給朝廷臉面抹黑之事,自然還是沒有最好。

“剩下之事,就交給禮部。”康熙沉吟片刻,道。

三阿哥、四阿哥齊聲應了,康熙擺擺手,剛想叫他們跪安,就見魏珠進來,道:“啟稟皇上,大學士王掞遞牌子請見。”

不僅康熙聽了意外,連三阿哥、四阿哥都有些暗暗思量。

這王掞雖還掛著大學士的職,沒有致仕,但是已經年將八旬,許久不在禦前聽差。今日前來,不知為何事,難道是聽到“舉子不穩”的消息?

康熙開口傳召,少一時,就將王掞晃晃悠悠地隨著魏珠進來,對著炕的位置,就要跪下叩拜。

“趕緊扶了!”康熙顧惜老臣,忙對一旁侍立的三阿哥、四阿哥吩咐道。

兩人聽了,趕緊上前,將王掞扶住。

康熙又使魏珠給其看座,方道:“朕年前賜的人參,用了沒有?朕觀你氣色勉強,還當好生調理。”

王掞聞言,已經從凳子上起身伏地,哽咽道:“君恩深重,愧殺老臣矣!”

王掞早年曾為太子復立之事,與康熙君臣關系日漸生疏。

如今見他這樣激動,康熙還以為他為早年之事的緣故,擺擺手:“陳年往事,愛卿不必放在心上。朕不是昏君,曉得老愛卿心懷社稷,並無存私之心。愛卿好生調理,朕還等著你身子好了,回到禦前,七十歲君、八十歲臣,也是一段佳話。”

老臣相繼凋零,康熙也心有戚戚然,看著王掞神情越發溫和。

康熙這邊緬懷過去的崢嶸歲月,四阿哥看著王掞跪得筆直,卻是曉得要糟。

這王掞不是“太子黨”,但是卻是奉承儒家正統,將嫡庶之分看得極重的。

二廢太子後,他數次上折子,請復立太子,卻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因此獲罪,原因就是康熙所說的,他並非因私心擁立二阿哥,只是奉承儒家正統。

果不其然,王掞開口道:“皇上,臣伏見宋仁宗為一代賢君,而晚年立儲猶豫,其時名臣如範鎮、包拯等,皆交章切諫,須發為白。臣愚,信書太篤,妄思效法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