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喪鐘敲響,李唐王朝終歸西(第4/9頁)

兩年之後,田令孜和陳敬瑄在同一天被處死。臨刑前,田令孜把絲絹撕成條,結成了繩索,交給行刑的人,教行刑的人如何用繩索行刑。田令孜嘆了一口氣說:“哎,我曾經風光一時,擔任了十軍的觀軍容使,現在雖然要赴死了,但還是要有一定的規矩。”一個曾經權傾朝野的大宦官,就這樣死在了自己親手扶植起來的幹兒子手裏。

宦官幹政的終結

在唐昭宗李曄即位之初,除了藩鎮勢力的擴大,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宦官幹政,此時的宦官頭目就是力排眾議擁立他登上皇位的楊復恭。

楊復恭是樞密使楊玄冀的養子,宦官楊復光的堂兄,他家世代都是十分有權勢的宦官,從小就進入宮中任職。唐僖宗李儇在位期間,爆發了長達十幾年的農民起義。王仙芝和黃巢領導起義軍攻克了東都洛陽,又拿下了長安,宣布建立大齊政權。李儇在田令孜的挾持下,倉皇逃往成都。此後,田令孜專權,楊復恭稱病退隱。在田令孜失勢後,楊復恭又重新復出,他懲處了一批田令孜的心腹和爪牙,深得民意軍心。後來,朱玫、李昌符等朝官擁立襄王李煴為帝,在楊復恭的周旋下,他的養子楊守亮率領軍隊與王重榮和李克用共同討伐朱玫,朱玫最後被自己的部將王行瑜斬殺,李煴被王重榮所殺。

唐僖宗李儇駕崩後,楊復恭擁立李曄登基,但是李曄並沒有像唐僖宗李儇信賴田令孜那樣信賴楊復恭。李曄表面上對楊復恭十分尊敬,但是又盡量回避與楊復恭的接觸,更不會和他商議政事。李曄還經常和大臣們探討如何才能限制宦官,提高自己的權力。

有一次,李曄的舅舅王瓌要求出任節度使,李曄問楊復恭能否予以任命,楊復恭對李曄說:“陛下,呂產、呂祿敗壞了漢朝,武三思敗壞了唐朝,所以外戚一定不能當封疆大吏,您可以封他個閑職,否則怕他有了地盤之後,不再聽朝廷的指揮。”但是李曄還是讓舅舅王瓌出任了黔南節度使,楊復恭擔心王瓌會和自己爭權奪勢,在他赴任的途中,派自己的親信把王瓌所乘的船弄沉,王瓌一家和仆人全部淹死。事後,楊復恭對皇帝說王瓌是因為船出了故障所以不幸遇難的。當李曄得知了王瓌的真正死因後,對楊復恭深惡痛絕。所以無論是對權力的爭奪,還是私人恩怨,楊復恭都成為了李曄心中的最大敵人,因此李曄下決心要將他除掉。

楊復恭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通過收幹兒子培養了很多黨羽,他將幾百個宦官幹兒子派往各地做監軍,牢牢控制住軍隊,又認了很多朝廷官員當幹兒子,將他們派往各地擔任刺史,從而把持地方政權,號稱外宅郎君。為了除掉楊復恭,李曄對楊復恭的幹兒子們進行拉攏,用離間計挑撥雙方的矛盾,以便趁機除掉楊復恭。

楊復恭有個幹兒子叫楊守立,本名胡弘立,是天威軍使,脾氣十分火爆,士兵們都很害怕他。但是楊守立對義父楊復恭十分尊敬,兩個人的關系非常好。唐昭宗李曄想利用楊守立來打壓楊復恭,他對楊復恭說:“你的義子楊守立英勇善戰,我想讓他來宮中擔任守衛,你帶他來吧。”楊復恭見自己的幹兒子受到皇帝的賞識,十分高興,很快就把楊守立領進宮。李曄封楊守立統領六軍,賜姓李,賜名順節。楊守立為了博得皇帝的歡心,經常向李曄打小報告,揭發義父楊復恭的種種不法行為。楊復恭發現自己的幹兒子開始和自己爭權奪勢了,心裏十分氣憤。

有一天,李曄和宰相們正在大殿上商量鎮壓藩鎮的事情,楊復恭有事要面見皇帝,他說自己的身體不好,不能走太多路,讓轎夫把轎子擡到了大殿上,到皇帝跟前才下轎。宰相孔緯看不過去了,便對李曄說:“陛下,您身邊就有反叛之人,何況那些鞭長莫及的地方?”李曄聽到後假裝吃驚地問:“愛卿,我不懂你的意思,你說的反叛之人在哪裏呢?”孔緯指著楊復恭說:“陛下,此人近在眼前,就是他!”楊復恭驚慌失措,連忙說:“臣對陛下忠心耿耿,豈是叛逆之人?”孔緯接著說:“陛下,楊復恭不過是個奴才,竟然坐著轎子直接來到大殿上,這是對你的不尊敬,而且他還廣結黨羽,到處認幹兒子,其中有很多人掌管禁軍或者擔任節度使,這不是明顯的要造反嗎?”楊復恭辯解道:“我收養義子是為了廣收人心,更好地輔佐皇帝,怎麽能說是要造反呢?”李曄厲聲說:“你說是為了收攏人心替國家著想,但是為什麽讓他們姓楊而不姓李呢?”楊復恭無言以對,面紅耳赤。從此,楊復恭和唐昭宗李曄之間的矛盾就公開化了。

楊復恭看皇帝對自己的態度越來越不好了,惱羞成怒,寫信給在各地的幹兒子們,讓他們擁兵自立,不再給朝廷進貢。龍劍節度使楊守貞和洋州節度使楊守忠聽了義父的話,開始不向朝廷進貢,還上書攻擊李曄昏庸不作為。李曄作為報復,奪了楊復恭的兵權,派他到鳳翔去做監軍。楊復恭違抗聖旨,留在長安不上任,上奏要求回家養老,本來他只打算用這個理由要挾李曄收回成命,誰知李曄竟然同意了他的請求,免去了他的官職,只給他留了一個上將軍的空閑職位,讓他回家頤養天年。楊復恭要挾不成,反而失去了兵權,異常痛恨李曄,派人將傳旨的使臣殺死在歸途中,然後逃到山中隱居。不久之後,耐不住寂寞的楊復恭又回到長安的官邸,他的官邸距離玉山軍營很近,他的幹兒子楊守信是玉山軍使,經常到家中來探望他,於是他把楊守信叫到家中,一起商議下一步的計劃。楊復恭還給他的侄子興元節度使楊守亮寫信,說唐昭宗李曄對不起自己,忘恩負義,不僅不知道知恩圖報,還百般刁難他,後悔當初擁立他登基。他指示楊守亮要囤積糧草,積極練兵,不要給朝廷進貢,公開和李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