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無力回天,晚唐賢君“小太宗”(第4/5頁)

李忱還改革和完善了選官制度。為了不埋沒人才,他改變了從前選官的時候只看家世資歷的規定,允許觀察使、刺史如果特別有能力和才幹的可以進行試用,然後根據他的工作情況決定是否正式任用。同時,他還把戶口的增減列為官員升遷的標準,規定觀察使、刺史任期屆滿後,如果所負責的管轄州縣的戶口增加了,那就加以升遷,如果百姓離開,那就會被免職,而且三年之內都不能再被任職。由於刺史是地方的主管官員,負責傳達政令,最為接近百姓的生活,皇帝可以通過他們了解到民間的疾苦。所以,李忱總是親自負責刺史的考核工作。他規定刺史上任前要來朝中進行考核,能者上任,庸者罷免。李忱要求宰相在擬定和推薦一些中央高級官員的時候,首先要看看他是否擔任過刺史、縣令等基層官員,如果沒有擔任過,就不予推薦。那些擔任過刺史、縣令,但是為官期間有過貪汙受賄或者頻繁調動職務情況的,也不能被推薦。他規定刺史、縣令一旦任命,必須任滿三年才可以進行工作調動。

為了選取更多優秀的人才為朝廷效力,不使人才被埋沒,唐宣宗李忱擴大了科舉取士的規模,以便選拔更多的有志之士。他以親自到民間調查得來的意見為基礎,對科舉制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和修改。李忱強調,科舉取士無必須遵循某種特殊的規定,無需過於重視人才的出身和背景,也不用避諱人才和朝廷或者地方官員的關系,只要是真才實學的人,都可以獲得中選的機會。李忱為了使科舉考試更為公平,毫不留情地嚴厲處罰那些違反了科舉制度、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的考生和考官。

在一次選取舉人的考試中,考官因為收受了賄賂,故意泄露考題,李忱知道後勃然大怒,馬上派人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當即下詔將參與這起泄題事件的所有官員都處以免職或者降職的處分,還對他們進行了罰款,將當時已經被錄取的十名舉人的資格全部取消,貪汙受賄的主考官被斬首。李忱對於這件事的處理,給朝野上下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對那些科舉考試中的徇私舞弊現象予以了很大的打擊。

唐宣宗李忱積極地改變了前朝的一些弊政,從官員任用和科舉選拔等方面,提高了官員的執政能力,使國家法令得到貫徹,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金丹誤身,李氏家族的宿命

唐朝的皇帝大多數都篤信道教,為了能夠長生不老,對道家的長生煉丹術格外癡迷。無論是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還是實現了“元和中興”的唐憲宗李純,亦或是創造了“會昌中興”的唐武宗李炎。雖然他們都算得上是治國理政的賢君,但無一例外,都是因為想要長生不老而服用仙丹,卻被仙丹誤命。被稱為“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也沒能逃脫這個惡性循環。雖然他喜歡佛教,即位後一改唐武宗李炎滅佛的行為,停止了會昌法難,讓佛教重新興盛起來。

但是到了晚年,他因為長生不老的誘惑,開始相信道教,還拜了衡山道士劉玄靖為師,下令整修唐武宗李炎在大明宮建造的望仙台。但是由於諫官的強烈反對,他才不得不把修建工程停了下來。但是,他對長生不老術的熱情依舊不減。

大中十二年(858年),李忱為了能夠得到長生不老的法門,派人到嶺南的羅浮山尋找道人軒轅集,想向他討教長生不老的秘籍。朝廷中的官員們紛紛向李忱提出勸諫,諫官的意見尤其尖銳,不斷上書反對。李忱已經沉迷之中,根本聽不進去那些勸他的話,但是又不想得罪大臣們,就派宰相去做解釋工作,他對宰相說:“愛卿替我轉告諫官們,就說就算是道術再高明的方士也不會蠱惑我的,我只是聽說軒轅集是一代高士,所以想跟他聊聊天,看看他到底有多麽高明而已,讓他們不要過分擔心。”

這個軒轅集是唐代的道士,生於陜西軒家橋,祖籍是河南歸德府睢州。他年過半百的時候,依然面色紅潤,如同年輕人一樣,留著一頭垂地長發,仙風道骨,目光炯炯有神,在黑暗的屋子裏也能看到他閃亮的雙眼。軒轅集擅長煉制各種丹藥,為人治療疾病。

軒轅集曾經進過宮,但是李忱即位後,為了抑制道教,恢復佛教,所以將他流放到了嶺南,居住在羅浮山中。但是李忱為了向他討教長生不老之術,又派人把軒轅集重新召回長安。軒轅集對李忱說:“陛下,您必須廢止歌舞女色,不吃葷,去掉食物的滋味,對待悲哀和喜樂都不動聲色,對待恩德與施舍要不偏不倚,自然會與天地合德,日月齊明,何必另外再求長生不老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