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逐鹿中原,天朝初建的歷史博弈(第4/10頁)

為了給父親有力的支持,平陽公主率軍迎戰隋軍,隋朝名將屈突通就曾是她的手下敗將。屈突通在與她交戰前,根本沒有把這個小小年紀的美麗女子放在眼裏。不料,平陽公主帶領手中的兵馬越戰越勇,逐漸發展成為一支七萬多人的軍隊。屈突通在和她的接連幾場戰鬥中都慘敗而歸。

平陽公主攻占了長安周邊的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當地的老百姓都很擁護這位女中豪傑,稱她為“李娘子”,稱她的軍隊為“娘子軍”,她的威名在長安城內也迅速傳揚開來。此時,李淵率領自己的隊伍攻破了臨汾、絳郡,避開了蒲州、風陵渡一帶,從西北龍門山下直逼河西韓城、頜陽。

當年的九月,李淵進軍黃河,來到關中。平陽公主、李神通以及在藍田起義的高密公主和夫君段綸,都派出了使節前去迎接李淵。他看到自己的三女兒已經為他在關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盤,不禁喜由心生。他馬上派柴紹率領數百名騎兵前往南山去迎接平陽公主。平陽公主與丈夫久別重逢,兩個人都欣喜異常。柴紹拉著妻子的手說:“從我們分別到相聚只有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你竟從一個小女子成長為了一個女丈夫,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接下來,平陽公主精心挑選了一萬多名精兵與李世民在渭河北岸會師,一起攻打長安。柴紹和妻子平陽公主各領一軍,很快就攻克了長安。攻克長安之後,平陽公主再次為大唐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當時李淵雖然拿下了長安,但是他只控制了半個關中,四周都是敵人。長安穩定後,李淵立刻掉頭對付占據隴西之地薛舉和涼州的李軌,李世民奉命進行征討,大約用了兩年的時間,這些勢力才逐漸被蕩平。

奠定李唐天下的重要一仗就是鏟除王世充。這一役唐軍圍城打援,把前來援救王世充的竇建德一起消滅。這幾場仗,柴紹和平陽公主都曾參與。

唐王朝建立後,李淵封女兒為平陽公主。武德六年(623年)二月,平陽公主因病去世。她的葬禮“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四十人、虎賁甲卒”。宮廷太常提意見說:“按照禮法,女人下葬不應該用鼓吹。”李淵不以為然地說:“鼓吹是軍中的音樂,當年公主親臨戰陣、參謀軍務,用鼓吹有何不可?”並且按照“明德有功”的謚法,謚平陽公主為“昭”。於是她成為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以軍禮下葬的女子。

金戈鐵馬,天下盡歸唐

李淵稱帝之後,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還沒有完全統治全國。當時,劉武周占據代北,薛舉、薛仁杲父子占據隴右,王世充在洛陽稱帝,竇建德在河北建號大夏,杜伏威在江淮為王,蕭銑偏霸兩湖。李淵面對的是一個群雄割據的復雜形勢。因此,李淵派遣兒子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出征,組織了消滅割據勢力的統一戰爭,並著手鎮壓農民起義。李淵父子從武德元年(618年)開始攻打薛舉,一直到武德七年(624年)征討山東徐圓朗,歷經了七年的征戰,掃蕩群雄,統一了全國。

武德元年,唐高祖李淵任命兒子李世民為元帥,攻打割據隴西地區的薛仁杲。李世民並沒有直接進攻薛仁杲的城池,而是堅守在自己的大營裏,任由薛仁杲手下的大將輪番挑戰,他仍然沒有出兵。李世民手下的將士們都疑惑不解,甚至有些人以為自己的元帥是因為膽小不敢應戰,紛紛請求出戰。李世民為了安定軍心,出面解釋說:“我並沒有畏懼敵人,而是想趁著敵人開始放松警惕時,我們再一戰攻克他們。”就這樣,雙方僵持了幾十天。薛仁杲的糧草所剩無幾,很多將領前來投降於唐軍。李世民見對方軍心渙散,便派手下將領引誘敵軍,等到敵人中計,耗盡水源時,他就率領兵馬突襲,敵人倉皇應戰,但是因為幾天沒喝水了,士兵們個個都疲憊不堪,很快就潰不成軍,被唐軍斬殺了幾千人。李世民見現在勢如破竹,便一舉進攻薛仁杲的城池。唐軍很快就包圍了這裏,守城士兵十分懼怕,紛紛爬出城墻投降,李世民得到了一萬多的精兵,勢力大增。薛仁杲見兵將們已經離他而去,傷心欲絕,也走出城門投降。

李淵在兼並了割地稱雄的一些隋朝貴族後,又把矛頭指向了農民起義軍。其中,李密領導的瓦崗軍是當時最強大的一支農民起義軍隊伍。武德元年(618年)十月,李淵熱情地接納了前來長安投奔自己的李密,以兄弟相稱,並將自己的表妹嫁給了他。但是李密歸順大唐之後並不滿足,覺得唐高祖李淵給自己的官職太小,於是產生了去河南尋找以前的部隊,想重新發動兵變。李淵知道後派人尋找李密,李密知道大事不好,想要偷偷溜出城,卻被李淵先發制人,派唐軍將其圍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