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誰殺死了項羽?

公元前202年,項羽自刎烏江,年僅三十一歲。

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畢加索說,死是一種美。我想,美麗的死,是人生的極致。項羽是軍人,戰死,正是他軍旅生涯最美的終結。

我整理歷史到項羽之死時,對於《史記》的這一段記事,在感嘆文辭之精絕壯美、敘事之栩栩如生的同時,常常有不可思議之感。這一段記事,究竟是文學還是史學,是虛構還是真實?究竟是司馬遷筆補造化的神來之筆,還是歷史托付太史公的秉筆之語?

讓我們再一次回到太史公筆下項羽之死的最後身姿言語:

烏江河岸,血戰中的項羽,已經身負十余處創傷,突然間轉身不動,望著眼前一位漢軍騎將喊道:“來人可是舊友呂馬童?”

突然被項羽直呼其名的呂馬童不敢正視項羽的目光,側身面對身邊的戰友王翳,手指著項羽說:“這就是項王!”

項羽繼續喊道:“我聽說漢王懸賞千金,封邑萬戶,要我的頭。我成全你!”說完揮劍自刎,享年三十一歲。

漢軍將士,蜂擁而上搶奪項羽的遺體,數十人相互蹂躪殘殺而死。最後,郎中騎王翳奪得項羽的頭,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奪得項羽遺體的一部分,帶回劉邦軍大營,經過驗證,確切無誤。

按照劉邦頒布的軍令,五位斬殺項羽的騎士分享千金萬戶的封賞,都受封最高爵位為列侯,從此載入史冊。

…………

真是不可思議的記事。項羽之死的最後身姿,有誰看見了?項羽之死的最後言語,有誰聽見了?又是如何輾轉流傳,由司馬遷記載下來?這位被項羽稱為舊友的呂馬童是什麽人?他與項羽之間究竟有什麽關系?進而,與呂馬童並肩追殺項羽到烏江,共同奪得了項羽遺體一部分的王翳、楊武、呂勝、楊喜又是些什麽人?他們與項羽和呂馬童之間又有什麽關系?凡此種種,千百年來都是不可解的謎。《史記》啊《史記》,在你的這些神秘記事後面,究竟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幸運的是,呂馬童等五位斬殺項羽的漢軍騎士,因功封侯,從此載入史冊,他們的功業和世系的簡介,都被保存在《史記》和《漢書》的《功臣表》中,一直流傳到了今天。我為了破解項羽之死的秘密,逐一查閱了這五位騎將殘存的档案材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五位斬殺項羽的漢軍騎將,竟然無一例外都出身於同一地區,都是舊秦軍的將士。

呂馬童,秦帝國的內史好畤縣(今陜西乾縣東)人,本是舊秦軍郎中騎將,漢元年參加劉邦軍團,曾經以司馬的官職出擊楚國將領龍且的軍隊,後來與他人共同斬殺項羽,漢七年正月受封為中水侯,一千五百戶。

王翳,秦帝國內史下邽縣(今陜西渭南市臨渭區)人,本是舊秦軍郎中騎將,漢元年參加劉邦軍團,屬於淮陰侯韓信的部隊,後來跟隨將軍灌嬰與他人共同斬殺項羽,漢六年封為杜衍侯,一千七百戶。

楊喜,秦帝國內史華陰(今陜西西安南)人,舊秦軍郎中騎將,漢二年參加劉邦軍團,屬於淮陰侯韓信的部隊,後來跟隨將軍灌嬰與他人共同斬殺項羽,漢七年封為赤泉侯,一千九百戶。

楊武,秦帝國內史下邽縣人,舊秦軍郎中騎將,漢元年參加劉邦軍團,曾經參加攻擊陽夏縣的戰鬥,後來以都尉的官職與他人共同斬殺項羽,漢八年因功封為吳防侯,七百戶。

呂勝,秦帝國內史地區人,舊秦軍騎士,漢二年加入劉邦軍團東出函谷關,後來以郎將的官職與他人共同斬殺項羽,漢七年封為涅陽侯,一千五百戶。

這張表,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張個人档案表,明確記載劉邦軍的功臣們參加革命的時間、地點、身份、所屬、功績等等內容。這種記錄,是勝利後論功行賞的依據,不但可靠,而且古今中外通行。通過這張表,我們可以看出一個非常驚人的事實:斬殺項羽的五位漢軍騎將,都出身於秦帝國本土的核心區域——首都內史地區,都是舊秦軍的騎兵將校,他們都是秦帝國滅亡以後,在關中地區加入到劉邦軍團中來的[1]。

歷史是淡化遠去的海流,歷史記載是水面泛起的浪花。古往今來活過死去的人何止數十百億,在史書上留下姓名者能有幾人?秦末漢初,人口大約在一千五百萬到一千八百萬之間[2],垓下之戰,漢軍六十萬,楚軍十萬。七十萬戰士當中,六十九萬九千九百人都是無名戰士。七十萬戰士當中,呂馬童、王翳、楊喜、楊武、呂勝五名騎士能夠留下名字來,幾率在十四萬分之一,可以說是偶然中的偶然。不過,以十四萬分之一的幾率脫穎而出的五人,都是關中本土出身的舊秦軍的將士,幾率在百分之一百,這就絕非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