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滎陽對峙的概觀

楚漢戰爭的相持階段,南部戰場以英布的短暫失敗告終,北部戰場以韓信的不斷勝利展開,真正的拉鋸對峙,始終在中部戰場的滎陽一帶。

項羽與劉邦在滎陽地區的這場對峙,不但曠日持久,惡戰苦鬥,而且反復曲折,頭緒紛繁,史書中分散在不同篇章的交錯記載,更使讀史者看得眼花繚亂,往往有抓不住頭緒之感。於是我在敘述這場戰事之前,首先以提綱挈領的方式,做鳥瞰式的概述,便於讀者有一大致的方向感,不至於一頭陷進戰事紛亂的泥潭。

大體說來,楚漢滎陽對峙,可以分為前後兩期。

前期從漢二年六月,項羽乘彭城大戰全勝之勢追擊劉邦到滎陽開始,直到漢三年六月項羽攻克滎陽為止,歷時整整一年。在這一段時間中,楚軍是主動進攻者,漢軍是被動防守者,在滎陽正面戰場上,項羽獲得了勝利。

在這一段時間中,楚軍的戰略方針清晰而明確。項羽統領楚軍主力,對滎陽地區實施正面突破,意圖從三川道強行攻入關中,一舉滅漢。與此同時,在黃河以北地區,聯合齊、燕、趙、魏各國,從北翼牽制漢軍,對於西南兩面與漢國接壤的魏國,直接派遣項它領軍前去協防助攻。在江淮地區,以堅定的盟友臨江國為中心,依托衡山國和九江國,從南翼威脅漢國,項羽特別寄厚望於九江王英布,不斷地遣使施壓,意在迫使他積極參戰,能夠由南陽武關一線攻擊漢國,開辟南部戰場。

劉邦彭城慘敗後,全線收縮,轉入戰略防禦。劉邦防禦戰略的基本方針是,依托關中根據地和洛陽地區,構築起多層次大縱深的堅固防線,全力阻止楚軍東進[1]。第一道防線設在敖倉—滎陽—索亭—京縣一帶,以軍事重鎮滎陽為中心,以糧食儲備基地敖倉為後勤,在黃河南岸山地間的狹窄通道上囤積重兵,修築要塞壁壘,扼守從關東通向關中的大道——三川道。第二道防線依托洛陽地區,在鞏縣—成臯一帶屯兵,構築要塞壁壘,既作為第一道防線的後衛,也作為第一道防線被攻破後的預備。第三道防線以關中地區為依托,以進出關中的大門函谷關為中心,屯兵防守,作為第二道防線被突破、洛陽地區失守後的預備。

在南部和北部兩個戰區,劉邦最初都是采取守勢,他派遣使者爭取魏王魏豹和九江王英布,力圖通過外交手段化敵為友。同時,指使彭越在楚國地區騷擾破壞,從後面牽制項羽。

經過一年時間的反復爭鬥,項羽在中部正面戰場獲得了全面勝利,先後攻占了敖倉、成臯和滎陽,突破了漢軍的第一道防線。不過,在南部戰場,因為英布反楚從漢,不但由南陽武關攻擊漢國的意圖瓦解,還因為被迫派遣重兵鎮壓,反而拖累了中部戰場。在北部戰場,因為韓信軍迅速攻占了魏國和趙國,楚國由河西、河北威脅漢國的意圖全面瓦解,反而面臨漢軍渡過黃河南下攻擊滎陽,東去攻擊楚國和齊國的威脅。至於楚國的後方,因為受到彭越的遊擊騷擾,始終在不安寧中,項羽不得不親自回師掃蕩。

後期從漢三年七月楚軍被阻止於鞏縣開始,到四年九月楚漢和議為止,經歷了一年零兩個月。在這一段時間,漢軍在北部戰場獲得了全面勝利,又成功開辟了敵後戰場,在正面戰場上,漢軍由被動防守轉入主動進攻,逐漸奪取了戰場的主動權。相反,正面戰場上乘勝西進的項羽軍主力,因為受北部和背後不利戰事的牽制,被阻止在鞏縣不能前進,逐漸喪失了主動權,被迫轉入防禦,不得不接受停戰議和的協議。

具體說來,敖倉、滎陽、成臯失守後,漢軍撤退到洛陽地區,死守鞏縣,力圖將楚軍阻止在第二道防線前。逃出成臯的劉邦渡過黃河,撤退到河內郡修武一帶接管了韓信軍,做渡河南下奪回滎陽地區的態勢,吸引項羽分兵北防,減少了鞏縣防線的壓力。與此同時,劉邦派遣劉賈、盧綰統領兩萬軍隊由白馬津渡過黃河進入楚國東郡地區,協助長期活躍在這一帶的彭越軍,開辟了敵後戰場,從背後拖住項羽。這樣,劉邦通過西堵、北引、後拖的戰略,終於成功地將楚軍阻止在鞏縣一帶。

另一方面,楚軍通過強攻硬戰突破漢軍的第一道防線——滎陽防線後,開始攻擊漢軍的第二道防線——鞏縣防線,這個時候,由於彭越、劉賈、盧綰軍在楚國後方展開了大規模的破壞性攻擊,迫使項羽再次親自率領楚軍主力回師掃蕩,不得不停止對於鞏縣的攻擊,在成臯—滎陽一帶轉入防守。結果被趁機渡河南下的劉邦攻占了成臯和敖倉,滎陽也被圍困。待到項羽解除了彭越等人的威脅,回到滎陽後,劉邦軍轉入全面防守,堅守不戰,楚軍再次在滎陽地區陷入與漢軍對峙的膠著狀態。不過,這一次的對峙焦點,向北移動到黃河南岸的廣武澗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