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井陘訪古尋戰場

我讀古今中外名將的傳記事跡,深感他們對於地理地圖的沉迷關注,幾乎到了入神的境地。《孫子兵法》說:“地形者,兵之助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精辟闡述了地理對於戰爭勝負的重要。同樣的道理,復活古代戰事的關鍵,也在深入實地。

去井陘關前,我已經寫完背水之戰。復活這一場名垂青史的戰事,唯一的依據是《史記·淮陰侯列傳》。不過,《淮陰侯列傳》的相關記事,是歷史故事而不是戰事記錄,多是後戰國時代遊士們的傳聞美談,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23]。

最令人困惑的是,這些歷史故事有太多的文學色彩,描寫人物栩栩如生,音容笑貌如在眼前,敘述戰事則簡略含混,多半復原不了。太史公太浪漫,著《史記》沒有《地理志》,千百年流傳下來,《史記》中交通路線、地名地理的錯亂比比皆是。特別是重大戰爭中的行軍路線和作戰地點,不少成了千古之謎,筆墨官司一直打到今天。

據《史記》的記載,韓信和張耳攻占太原以後,準備統領數萬漢軍“東下井陘”攻擊趙國,趙王趙歇與丞相陳馀得知這一消息後,“聚兵井陘口,號稱二十萬”,這是戰前的形勢。據此復原漢軍,韓信領軍由太原東去,集結在今山西平定縣,由此繼續往東進入井陘道。關於此事,古往今來,沒有異議,因為井陘道的西口,在平定縣舊關一帶,正是韓信軍東下井陘的入口。

但據此復原趙軍,問題就來了。井陘關的東口,在今河北省鹿泉縣土門關一帶,陳馀軍的主力,不可能駐紮在這裏,因為土門關距離背水之戰的戰場綿蔓水太遠,中間又隔了山,根本望不見。合理地推想,趙軍本土作戰,井陘關沿途設防,陳馀統領趙軍主力,由土門關沿井陘道西進,進入到綿蔓水東岸某關口處駐軍設防,占據有利地形,以逸待勞,準備一舉殲滅沿井陘道而來的韓信軍。

進一步推想,陳馀軍的駐守處,應當距離綿蔓水不遠,有城壁營壘,可以望見韓信軍的背水之陣。陳馀軍的駐守地與綿蔓水之間的開闊地,應當就是背水之戰的戰場。看來,復活背水之戰的關鍵,就是找到陳馀軍駐守的地點。

2012年6月,我隨歷史到井陘關一帶訪古。行前再次熟讀文獻,查閱古今地圖,搜索百度文庫,用谷歌衛星圖定位追蹤,心中大致有了想法路線,宛若在電腦上將戰事推演了一番,只待實地目測證明,身臨其境復活。

於是駕車出北京,走京港澳高速到石家莊不停留,經過鹿泉市,走省道縣道,沿綿河西去到娘子關。今天的綿河就是古代的綿蔓水,源出山西平定縣,娘子關以上稱桃河,過了娘子關稱綿河,流入井陘縣與甘陶河匯合後稱冶河,北流進入今平山縣,匯入滹沱河。娘子關扼守綿河河谷,關勢險要,是一處有名的古關古戰場,不過,時代要晚得多,大概是在隋唐以後。清代學者王先謙以為背水之戰發生在這一帶,當是沒有根據的臆測[24],關前的桃河河谷,狹小促窄,大軍擺不開無法作戰,親歷實地一目了然。

由娘子關去舊關,是井陘道的西口,如今已經沒有遺址關城,只有地名尚存。由舊關走307號國道去井陘縣,大體沿襲了古今井陘道的路徑,經過核桃園、小龍窩、長生口、板橋、天長鎮,一直到今天井陘縣城所在的微水鎮,背水之戰的地點,被定在這裏。實地考察前,我也作如是觀。

到了縣城,經文管所杜鮮明所長介紹,方知由天長鎮開始,井陘道有南北兩條,南道由天長鎮沿綿河河谷東去,渡過冶水,穿越微水鎮經過東天門、上安鎮,進入鹿泉市到土門關,有名的秦皇古驛道,就定在這一線。因為東天門關城遺址和車轍保存完好,已經開辟為觀光點。不過,這條井陘南道,開通於明朝萬歷年間,並未發現有更早的遺跡。

背水戰場2012年6月,我到井陘關一帶訪古。幾經反復曲折,終於在威州古城下的冶水河畔,找到背水之戰的古戰場。冶水河岸綠樹成蔭,流水清澈,是靈氣彌漫的好去處,使我想起淮陰水鄉。韓信生於水鄉淮陰,地靈人傑,用兵最善於借助水勢河道。

井陘北道,也由天長鎮起,渡過綿河,北上經劉家溝進入礦區,走西溝、青石嶺,抵達北固底渡冶河,東去經過威州鎮南的南溝、北平望,進入鹿泉市到土門關。井陘縣內,戰國秦漢的古代遺址,都集中在這一線。這一條道路,才是戰國秦漢以來的井陘古道。威州鎮北岸村北,有威州古城遺址,築成於戰國時代,是中山王國南部鎮守井陘道的要塞,古稱蔓萌城,在趙國與中山國的多次戰爭中,這裏都是戰場[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