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關山飛度(第2/2頁)

周培公提出的計劃是走水路進入陜西,潼關以北是黃河中遊地帶,高山峽谷、水流湍急,別說搭橋了,就是用船只橫渡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潼關才能成為萬夫莫開的天險。

西夏人不能橫渡黃河,難道紅衫軍就可以?答案是當然可以,因為紅衫軍擁有強大的機器船,可以對抗大自然的力量,軍隊和輜重乘著機器船逆流而上,從黃河進入渭河之流,直插渭南、長安,定能出奇制勝,收復關中。

這段時間劉子光除了監督參謀們擬定具體方案,主要精力都花在和朝廷打電報戰上,他想爭取的是西域捷報基金的使用權,打仗可是要花大錢的,光用自己的私房錢可不行,可是袁崇煥同時也在發電報催促軍餉,西軍用起銀子來可不比紅衫軍少。

至於征西大將軍和總督三邊軍務大人已經分道揚鑣的事情,劉子光和袁崇煥很有默契的都沒有提,他們只是在力爭財權,朝廷裏幫誰說話的都有,東林內閣的意見是財權要歸袁督師使用,以文馭武的規矩不能壞,工部尚書宋應星,還有六科的一些人主張財權交給劉子光,因為精於采辦軍械,知道該買什麽合適,當然這種意見在東林群雄的辯才面前毫無市場,關鍵時刻還是戶部尚書黃小田倒戈,幫劉子光說了話,最終導致一個財權分置的方案出台,朝廷的西餉三七開,劉子光三成,袁崇煥七成。

看著這個最終答復,劉子光真不知道說什麽好,三成的銀子,既要給黃小田一部分回扣,又要在分配運輸過程中“合理損耗”一部分,到手的少之又少,若是用在一般的冷兵器軍隊上倒也夠了,無非是軍餉糧草兩大塊,可是攤上紅衫軍這樣燒錢的主兒,連發軍餉都維持不了幾個月,更別說購買昂貴的兵器彈藥了,看樣子又得自己掏錢填這個窟窿了。

打仗是世界上最費錢的事兒,同時也是最賺錢的事兒,劉子光恰恰是最擅長此道之人,望著沙盤模型,他把目光定格到了太行山和呂梁山之間狹長的晉中平原上,這可是一塊肥的流油的地方,晉商做生意的本事相當了得,幾十年前就將買賣做到了口外,和蒙古人、滿清人都有來往,北明亡了之後山西得到了清廷的重點照顧,工農商業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富裕程度堪比江南,其中的大德興票號更是財產巨萬,和南方的日升昌遙相呼應,伯仲之間。

一直留著山西沒打下來,是劉子光的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北方持續用兵,紅衫軍才不會被裁撤,現在看來滿清流亡小朝廷是該到了覆滅的時候了,這次借著兵出關中的時機,順路從關中北上,沿運城、臨汾一線直搗太原府,這一路都是狹長的平原地帶,便於紅衫軍發揮火力優勢,奪了山西,大筆財富和晉中平原的人力物力資源就盡可以使用了,實在是以戰養戰的好辦法。

大軍在洛陽休整了一個月的時間,內河艦隊的主力終於調來了,二十條蒸汽機驅動的明輪平底船和數百條專門在運河上輸送物資的漕船來到洛陽以北八十裏的黃河水面,這裏有一個地勢開闊的大湖,一萬民夫已經修建了碼頭和營房,以後這兒就是紅衫軍的前進基地了。

隨之而來的還有熟悉登陸戰的水師步勇一個營、招商局傭兵綠扁帽一個營,紅衫軍空軍一部,碼頭上數萬軍隊雲集,湖面上百舸爭流,天空中數艘飛艇靜靜的停著。士兵、戰馬、車輛、大炮、彈藥物資從容的裝船,蒸汽船已經開始生火暖爐,第一波船隊隨時準備出發了。

與此同時,潼關大營終於等來了朝廷的銀子,哪怕是袁督師統帥下的西軍也免不了被層層克扣的命運,五十萬兩銀子從戶部撥出來,等來到潼關就損耗了四五萬兩,然後督師大人再截留一部分作為機動經費,各級將軍營官再吃點空額,發到士兵們手裏就少之又少了,但是總算有銀子到手,當兵的們的士氣被小小鼓動了一下,大營裏又燉了豬肉釀了烈酒,飽餐了三日,軍隊終於從潼關西門開出,開始了第二次西征。